首页 > 江苏 > 宿迁市 > 汪曾祺简介,汪曾祺的文学常识

汪曾祺简介,汪曾祺的文学常识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21 02:08:46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汪曾祺的文学常识

汪曾祺的创作以散文、小说居多,八十年代中期,他的《受戒》、《大淖纪事》更被视为是"文化寻根文学"的一部分。

汪曾祺的文学常识

2,汪曾祺作者简介 作者汪曾祺简介

1、作者汪曾祺简介: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出生于1920年3月5日。祖父是清朝末科的“拔贡”(略高于“秀才”)。 2、汪曾祺的父亲汪菊生(1897——1959)多才多艺,不但金石书画皆通,而且是一个擅长单杠的体操运动员,一名足球健将,学过很多乐器,也喜欢养鸟。汪曾祺的审美意识的形成,与他从小看父亲作画有关;父亲的随和、富于同情心,对汪曾祺日后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1939年——1943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曾先后在昆明、上海的私立中学任教。后又到北京历史博物馆任职。北平和平解放后随解放军四野南下工作团到广州武汉,最后又回到北京市文联工作。1954年,调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自1950年到1958年,一直任文艺刊物编辑。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张家口地区的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当农业工人,劳动四年。1962年初,调到北京京剧团当编辑。

汪曾祺作者简介 作者汪曾祺简介

3,胡同文化 汪曾祺

判断句:1.胡同文化代表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2.胡同文化是北京的市民文化3.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PS:本人作业本上就是那么写的且老师打钩了

胡同文化 汪曾祺

4,汪曾祺的简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扩展资料:1950年,北京市文联成立。汪曾祺从武汉回到北京,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4] 1954年,汪曾祺创作出京剧剧本《范进中举》,后获北京市戏剧调演一等奖。秋,调离北京市文联,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任《民间文学》编辑。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后,他因这篇短文受到批评,但并未划定为右派。1958年夏,被补划为右派,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1960年,汪曾祺被摘掉右派帽子,结束劳动,暂留农科所协助工作。1961年春,农科所让汪曾祺到设在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画一套马铃薯图谱,可惜画稿毁于“文革”中。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年底,汪曾祺调北京京剧团任编剧。1963年,《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这是汪曾祺的第二个作品集。

5,汪曾祺散文特点

汪曾祺作品语言特色表现为:独特的口语化的语言。吸取古典文学的营养。突破诗歌、散文、小说的界限。重氛围渲染,表现健康的人性。形成了其具有独特韵味的文学语言。

6,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还写了他的父亲(多年父子成兄弟),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散文《端午的鸭蛋》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经历汪曾祺出生江苏高邮城镇旧式地主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传统教育和艺术的熏陶,中学时代就读于高邮县中学和江阴南菁中学,表现出强烈的爱好文学的倾向。在西南联大读书时,颇为沈从文器重,他的第一篇小说《灯下》经沈先生指导并推荐发表,即后来成为名篇的《异秉》,从 1949年春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集《邂逅集》起,汪曾祺先后有20多本小说、散文专著问世,还出版了《汪曾祺文集》和《汪曾祺全集》,汪曾祺作品中写高邮旧生活的小说、散文颇具特色,最具思想性和艺术价值,奠定了他在当今中国文坛不可替代的地位。他写的反映家乡旧生活的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名篇。自己满意亦为评论界、读者称道的作品有《陈小手》,反映光明生活的《职业》,表现下放张家口劳动的《葡萄月令》和京剧《沙家浜》等,可谓 “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汪曾祺于1939年离开故乡出外求学,直到1981年10月才回到久别的高邮,此后又于1986年10月、1991年9、10月间再次回邮讲学探亲。魂萦故乡、情系故乡,对家乡的文化建设事业和社会发展表现了极大的热忱和关爱,家乡人的心目中,汪曾祺为人为文,确实是“文章秋水芙蓉,处世和蔼可亲,无意雕言琢句,有益世道人心。”扩展资料:求学经历1925年,汪曾祺入高邮县立第五小学幼稚园学习。1926年秋,汪曾祺入县立第五小学读书。1932年秋、汪曾祺小学毕业考入高邮县初级中学读书。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今江苏省江阴市)南菁中学读高中。1937年,日本人占领了江南,江北告急。正读高中二年级的汪曾祺不得不告别南菁中学,并辗转借读于淮安中学、私立扬州中学以及盐城临时中学,这些学校的教学秩序都因战争而打乱。汪曾祺就这样勉强读完中学。后战事日紧,汪曾祺随祖父、父亲到离高邮城稍远的一个村庄的小庵里避难半年,他在小说《受戒》里描写过这个小庵。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大学期间,汪曾祺与同学创办校内的《文聚》杂志,并不断在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解放前夕1944年,为生活计,汪曾祺在昆明北郊观音寺的一个由联大同学办的“中国建设中学”当教师,在两年的教学期间,汪曾祺写了小说《小学校的钟声》,重写小说《复仇》。后由沈从文推荐给郑振铎在上海主办的《文艺复兴》杂志发表。此外,还写了小说《职业》、《落魄》、《老鲁》等。这期间汪曾祺与同在中国建设中学任教的施松卿相识,并建立了恋爱关系。1946年秋,汪曾祺由昆明到上海,经李健吾先生介绍,到民办致远中学任教师两年,直到1948年初春离开。这期间,写了《鸡鸭名家》、《戴车匠》等小说。1948年初春,汪曾祺离开上海到北京,与在北京大学外语系任助教的施松卿会合,临时借住在北京大学。失业半年后,才在北京历史博物馆找到工作。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3月,汪曾祺报名参加“四野”南下工作团,在武汉被留下来参与接管文教单位,后被派到第二女子中学当副教导主任,干了一年。1949年4月,汪曾祺的第一本小说集《邂逅集》,作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中的一种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汪曾祺初期作品8篇:《复仇》、《老鲁》、《艺术家》、《戴车匠》、《落魄》、《囚犯》、《鸡鸭名家》和《邂逅》。5月,与施松卿结婚。 [4] 解放时期1950年,北京市文联成立。汪曾祺从武汉回到北京,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4] 1954年,汪曾祺创作出京剧剧本《范进中举》,后获北京市戏剧调演一等奖。秋,调离北京市文联,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任《民间文学》编辑。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后,他因这篇短文受到批评,但并未划定为右派。 [4] 1958年夏,被补划为右派,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1960年,汪曾祺被摘掉右派帽子,结束劳动,暂留农科所协助工作。1961年春,农科所让汪曾祺到设在沽源的马铃薯研究站画一套马铃薯图谱,可惜画稿毁于“文革”中。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年底,汪曾祺调北京京剧团任编剧。1963年,《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这是汪曾祺的第二个作品集。 [4] 1964年,汪曾祺等人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执笔改编同名京剧,由北京京剧团演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并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祝贺演出成功。1966年“文革”开始后不久,汪曾祺即因“右派”问题被关进“牛棚”,但1968年迅速获得“解放”。1970年5月21日,汪曾祺因参与京剧《沙家浜》的修改加工有贡献,而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 [4] 晚年岁月1977年,民间文学论文《花儿的格律》发表,这是汪曾祺“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作品。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汪曾祺深受鼓舞,创作热情逐渐高涨。1979年,小说《骑兵列传》在《人民文学》第11期发表,这是汪曾祺在“文革”后发表的第一篇小说。1980年,小说《受戒》在《北京文学》10月号发表。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4月,《大淖记事》在《北京文学》发表。这一年汪曾祺的佳作连续发表,小说创作日趋活跃。10月,应高邮县人民政府邀请,汪曾祺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访问。1982年,汪曾祺新作不断。1983年,汪曾祺的创作更趋活跃,在全国各地发表小说、散文、评论等近20篇。1985年,在年初结束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1987年2月26日,汪曾祺在京入党。4月16日,汪曾祺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云南访问。10月,应安格尔和聂华苓夫妇之邀,汪曾祺赴美国参加国际写作活动,历时三个多月。1988年,小说无新作,间或发表些散文、随笔。1989年1月,《北京文学》与台北《联合文学》采取同步行动,同时出汪曾祺作品专辑。1990年2月24日,汪曾祺写散文《七十抒怀》。 1991年5月,《蒲桥集》由作家出版社再版。 1992年4月,散文集《旅食集》由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1993年6月,以故乡高邮为背景的小说集《菰蒲深处》在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5年春,应台湾《联合时报》邀请,汪曾祺赴台参加“两岸三边文学问题座谈会”。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终因抢救无效而不幸去世,终年77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汪曾祺

7,汪曾祺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搜

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作家,其文字让我特别欣赏的有两个汪曾祺和杨绛。能欣赏他们的文字也是一种福份。
昆明的雨难道不是眀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得吗?

8,汪曾祺和贾平凹wa是什么关系

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弟子 当代作家中,有书画名声的不少,汪曾祺是很突出的一个。贾平凹是钦佩汪老的,汪老的文章,汪老的书画,汪老的人品。 这次在高邮,参观汪曾祺文学馆,贾平凹写下了“到高邮 想汪老 山高水长”一幅字。写完后,自己很满意:写得好!回扬州的车上,还在想这事儿:咦,今天写的有点像汪老的字。是汪老扶着我的手写的。

9,汪曾祺的所有作品

汪曾祺作品 作品自选集目录: 自序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七里茶坊 早春(五首) 复仇 鸡毛 旅途(八首) 落魄 故里杂记 国子监 鸡鸭名家 晚饭花 下水道和孩子 羊舍一夕 珠子灯 果园杂记 看水 钓人的孩子 葡萄月令 王全 职业 翠湖心影 黄油烙饼 八千岁 昆明的雨 异秉 小说三篇 跑警报 受戒 故里三陈 天山行色 岁寒三友 星期天 湘行二记 天鹅之死 昙花·鹤和鬼火 水母、葵·薤 故乡的食物 大淖记事 金冬心 讲用 拟故事两篇 故人往事 詹大胖子 八月骄阳 安乐居 其它散文作品:端午的鸭蛋

10,汪曾祺的岳阳楼记的主要内容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建筑规模,把唐代贤人和当今的人的诗赋刻在上面。滕子京嘱咐我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岳州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含着远方的山脉,吞吐长江的流水,水势浩大,宽阔得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暮霭沉沉,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在岳阳楼看到雄伟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往北面通到巫峡,向南到达潇水和湘水,被贬谪流迁的人和诗人,大多在此聚集,观赏景物的心情,大概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地下着,一两个月都不放晴,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星星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隐藏起了形迹。商人旅客都不能出行,桅杆倾倒了船桨折断了。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在咆哮猿猴在哀啼。登上这座楼,就有离开京都怀念家乡,担忧谗言害怕讥讽的心情,满目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万千而又十分悲伤。 又如春日和煦,阳光普照,湖水平静无波,天色湖光相互映照,一眼望去碧绿的湖水无边无际。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在游动。岸上的小草和小洲上的兰花,香味浓郁颜色苍翠,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水波动时,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起金光,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璧玉。渔夫的歌声互相应和,这种快乐没有穷尽!登上这座楼,就感觉到心境开朗精神愉快,什么荣耀、屈辱全都忘了,端起酒杯迎着风畅饮,这真是喜气洋洋啊。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与前两种心情有所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心他的百姓,在远离朝廷的江湖,就担心他的国君。这样进朝廷做官也担心,不做官退居民间也担心。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担心之前担心,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快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是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岳阳楼记》——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文章。相信很多人上学的时候都诵读过范仲淹的同名佳作《岳阳楼记》,汪曾祺先生这篇文章,恰恰与范仲淹的文章同名。按常理说 ,这是文章的大忌。后人的文章大都对先人高山仰止,不敢望其项背。那么,汪曾祺的这片《岳阳楼记》,又给我们带来了那些新鲜的空气呢?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现在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杜甫少时就有壮游名山大川的雄心,曾先东游吴越,后北游齐赵。岳阳楼是千古名胜,诗人早有尽兴一游的夙愿,无奈战乱频仍,身世漂荡,难以如愿。今日流落至此,方得以一饱眼福。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只见吴楚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日夜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含自己长期飘泊无归的感情。宋代刘辰翁说,此联“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吴楚”,春秋时代的吴国和楚国。今湖北、湖南及安徽、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楚地;今江苏、浙江及江西的部分地区古属吴国。“坼”,分裂。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全家人住在一条小船上,四处漂泊。此时,他身体衰弱不堪——右臂偏枯,耳朵失聪,还患有慢性肺病。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交流。诗人在尾联中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意境深远,余韵无穷。“戎马”,兵马,这里借指战争。大历三年(768)秋,吐蕃侵扰灵武,京师戒严;朝廷又命郭子仪率兵五万至奉天,以备吐蕃。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像把吴楚东南隔开,天地象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此诗是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是触景感怀之作。开头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二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三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末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写景虽只二句,却显技巧精湛,抒情虽暗淡落寞,却吞吐自然,毫不费力。全诗对仗工整用韵谨严,前后映衬,浑然一体。 登岳阳楼译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早就听说洞庭湖的盛名,现在终于登上了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雄阔壮观的大湖,将吴楚分割在东南两域,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浮于其上。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
文章TAG:汪曾祺简介汪曾祺简介文学

最近更新

  • 前厅服务,维也纳酒店前厅客房服务优缺点如何?

    (4)使用标准表达式服务,3.服务人员没有培训自己的业务能力,导致设备缺乏维护,客人没有好转服务,酒店应在前厅设立百宝箱,为个性化服务提供物质支持,酒店前厅服务直接影响客人的满意度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6

  • 网名4个字,网络知多少?问与答(20)

    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做一个好听的描述网名,网络的声誉;名气,四个字霸气网名如下:独占浪漫;孤独者的恐惧是什么,网络的命名;直呼其名,网络是名词,指网络名称,网络中的名称;姓名,网名指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6

  • 色巴,色逼是什么意思

    色逼是什么意思2,人教版色的结构和偏旁3,尾巴上面一把刀是什么字4,恋人之间的多巴胺效应最长有多少年1,色逼是什么意思就是涂了颜色的关淅文2,人教版色的结构和偏旁【色】=【】+【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6

  • 牛蹄筋的家常做法,家常的牛蹄筋怎么做好吃

    家常的牛蹄筋怎么做好吃1牛蹄筋洗净,放入沸沙锅同内除尽腥膻味起锅,切成块;泡椒去蒂,姜切片,葱白切段,大蒜切成粒;(来源:豆果网douguo.com)2沙锅置火上,加牛清汤、牛蹄筋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6

  • 好看的小说言情,穿越言情小说第一集:穿越

    苍耳,夜半妖娆,心虚妾,热烈合唱,孤而不自赏,合唱歌曲向南看,红雪中的爱,红雪中的爱,莫离,双丝屏,三度送别-醉舞樱花等十里桃花,路过的距离,声音是人,大明江湖主妇的故事,东宫,舞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6

  • 古龙语录,古龙的经典语言

    古龙的经典语言对白:你来了是我知道你回来的我知道你不该来我知道可你还是来了。。。。。2,金庸中古龙说过的最经典的句子有哪些句子如下:1、留恋人生,本是人类的通性。2、星光虽淡却永恒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6

  • 理疗师,中医理疗教师证报名时间表

    2.报名时间:中医理疗教师证采用滚动招生,全年均可报名,TCM理疗教师资格证在中国卫生人才网报名考试,目前中医证书理疗老师主要是网上报名的形式,理疗老师:提供康复治疗的人理疗指导或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5

  • 工作意愿,工作意愿

    工作意愿也应该是刚毕业从事工作的学生吧!我也是,工作意愿,应该是自己主要想从事的职业吧!填写简历时,常常会有这样一个问题哦!{0}2,求职意愿怎么写求职意向:我期望从事与自动化、电 ......

    宿迁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