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吃热干面的湖北人是否也因此而受益,不容易患痛风呢。那时候的人都很“秀气”(家乡话,斯文之意),特别是带了徒弟的师父,吃饭座次坐姿都有讲究,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武汉人将吃早餐叫做“过早”)的首选;热干面也是在外漂泊游子的浓浓乡愁,吃早餐叫过早,可能是湖北很多地方的叫法。
1、湖北人请你吃饭,必备菜品是什么啊?
湖北有17个省辖市、州和林区,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饮食习惯也不大相同。其它地方不好说,作为一个天门人,如果亲朋好友来我家做客,首选必备菜应该是家常蒸菜,天门是蒸菜之乡,万物皆可蒸。先不说那些高大上的“天门九蒸”,在天门,几乎所有的家庭主妇都会做蒸菜,从日常到宴席,大家也都爱吃蒸菜。如果家中来客,待客首选自然也是蒸菜,
天门蒸菜分为素蒸和荤蒸,即蒸菜、蒸肉和蒸鱼。蒸菜一般选用本地茼蒿或乌白菜切碎,加调料和粳米磨成的粉搅拌均匀之后上甄蒸熟即可,也有蒸南瓜、芋头或莲藕的,不过蒸菜一般会与肉、排骨和鸡等一起蒸,吸收了动物油脂的蒸菜,味道会更好一点。蒸肉也称扣肉,先将五花肉切成1公分左右的肉片,加调料与粳米粉一起拌均,码放整齐后然后与红薯、土豆或藕块一起蒸,肉蒸到酥烂即可,
还有蒸排骨、蒸鸡等,做法与扣肉类似。肉圆子裹上糥米蒸熟之后叫蓑衣圆子,既好吃又好看,蒸鱼的话有清蒸鲈鱼、泡蒸鳝鱼、鲫鱼蒸蛋、泡蒸甲鱼等。本人吃货一枚,不是专业厨师,做法这里就不作细说了,天门特色的腊肉、腊鱼和腊肠也是不错的选择。天门人腌制腊肉腊鱼,采用自然风干,没有烟熏的味道,天门渔业资源丰富,天门人做腊鱼一般都是选用青鱼。
腊鱼剁成块,无论是煎还是蒸,都非常好吃,不仅下粥下饭又下酒,就是当零食吃,都让你吃了一块还想再吃一块,根本停不下嘴,最下饭的一碗菜,莫过于红菜苔炒腊肉。可能红菜苔和腊肉可能很多地方都有,但只有天门本地的才是我记忆深处最美的味道,年关将近,在外拼搏一年的天门游子们也即将返乡,辛苦一年了,就用家乡的美食来犒劳一下自己吧!同时也欢迎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来天门做客!。
2、为什么湖北人吃早餐,要叫过早?其他地方还有什么叫法?
谢邀!吃早餐叫过早,可能是湖北很多地方的叫法,我的家乡也不例外。不过一般情况下,自己一家人吃饭,还是说吃早饭,什么情况下叫过早呢?在早些年,至少从我记事的时候起,往往是家里来了稀客,小住几日。早上主人弄上油条,鸡蛋,米花,糯米酒,档次更高点的可能还有买来的酥饼点心之类,总是满满一大碗端上桌子,让客人享用。
客人过早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就早已被支开,妈妈总是把锅里剩下的汤放点白糖,让我们躲到别处喝,那真解不了馋啊!这样的过早,是不用菜的。再说已经吃下那一大碗,也就足够饱了,其实,除了过早,也还有过中的说法。那时候的手艺人都是走村串户,有木匠到家里做儿子结婚的家俱,早上背着斧子来先过早,再简单吃点饭菜,一般早上不喝酒,
中午饭之前又得泡上油条,米花之类过中,过了中一小会儿就吃午饭,午饭的菜总是盘子碗摆满桌子。师傅可以多饮几杯酒,徒弟是万万不能的,那时候的人都很“秀气”(家乡话,斯文之意),特别是带了徒弟的师父,吃饭座次坐姿都有讲究。不管多好吃的菜,都不能放肆地去享用,有些菜(如香肠之类),不到结工那一天,是很少动筷子的,
除非主人家特别殷实,又特别的盛情难却,才夹一块两块下酒。其它如裁缝,修房子,打院墙的艺人都是如此,一个过早的话题,之所以说了这么多,一方面是因为话题引起了怀旧,另一方面,是我感觉以前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好,但乡风民风总是那样纯朴,人总是那样朴实。主人可以自己不吃好的,但凡客人艺人来了绝不亏待,今天的过早,已经变得花样百出。
名字是过早,实际已带上了许多功利思想,有哥们义气的朋友,经常已过早为名,喝得酩酊大醉的;有相互利用的关系人群,有些人直接就是“喝早酒”喝出名利,喝出小官来了。小小的过早名堂太多,芸芸众生的过早,不过一碗面条,或一碗馄饨,要么几个馒头,一碗稀饭,于闹市街头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问题,到底是出入宾馆酒楼过早好,还是小摊前的五六元吃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