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很多朋友也在用复合肥,比如用13-20-12或者15-15-15的复合肥。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要提高水稻的稻穗结实数,最大化提升收获的水稻粒数和单个稻穗的重量,在水稻种植的前期重点施基肥和分蘖肥,在水稻结穗期减少施肥数量,也就是民间百姓常说的“前期使劲轰,中期稳得住,后期建而壮”的施肥法则。
1、复合肥多少钱一袋?
复合肥在促进作物高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复合肥的种类很多,能补充不同作物所需要的营养,改善土壤的环境,使得土壤养分能充足供应作物生长,提升作物的产量,改善作物的品质。我们都知道,市面上同款类型的复合肥价格不太一样,那么造成这个化肥价格不一样的原因自然也就不止一种,主要影响价格因素如下:1.厂家大小小型厂家生产的肥料与品牌大厂家生产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大型化肥厂家严格按照国家生产标准执行,元素含量齐全,小型化肥厂会注重氮、磷、钾三元素,其他元素就不一定了,
例如,有一些小厂将肥料中某一元素提高,而在从中降低另外一元素的含量,但是品牌大型厂家,依然按照标准生产,价格定然是不一样的。2.原料价值构成复合肥的原料氮、磷、钾,复合肥原料价格变动,会直接影响到肥料的价格上升与下降,例如,今年由于原料尿素、磷酸一铵、钾肥价格上行幅度增大,所以部分企业将前期优惠政策取消或者将低端价格进行了上调,所以,如果原料上涨,复合肥价格会呈现上涨趋势。
2、一亩田水稻用多少肥料?
单季稻的生育期较长,产量较高,一般要生长90~120天,亩产500公斤以上,因此施肥量相对较高,但基肥氮的比例相对较低,约占50%左右,而且分蘖肥和孕穗肥并重。具体施肥方案是:基肥亩施尿素8~12公斤或碳酸氢铵20~30公斤,氯化钾8~10公斤,也可以施用复混肥,亩施30~40公斤。基肥在插秧前整地时施入,
追肥分两次,插秧后10~15天施入分蘖肥,亩施尿素8~10公斤,插秧后35~40天施孕穗肥,亩施尿素10~12公斤或碳铵25~35公斤。双季稻又分前茬早稻和后茬晚稻,在施肥上要注意两点:一是把两茬作为一个整体,将磷肥主要给前茬,钾肥主要给后茬。二是与单季稻相比,双季稻生育期较短,一般不超过90天,产量较低,亩产多为400~500公斤,
所以施肥量比单季稻少。由于生育期短,养分吸收高峰相对集中而且提前,所以要重施基肥和前期追肥,孕穗肥可以适当少施,或只喷施一些叶面肥。具体方案是:基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或碳铵30~40公斤,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25公斤,氯化钾8~12公斤,插秧后10~15天,施分蘖肥,亩施尿素5~10公斤或碳铵15~25公斤。
3、没有用化肥农药时,水稻小麦的亩产是多少?
最近,社会上往往流传一些妖魔化化肥和农药的言论,认为不用化肥和农药,人类照样能吃饱肚子,照样饿不死,有些人还叫嚣着回归原始农业,认为产量不是问题,其实,这些都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我们今天农业的高产,靠得不是什么原始农业,也不是生态农业,实事求是得说,今天全人类能吃饱肚子,主要靠得一是农作物品种的选育,二是化肥的使用,三是农药的使用,
那么,在没有这三样的时候,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水稻的亩产量是多少呢?由于农业有很大的区域性,不同地区小麦和水稻的亩产量肯定不同。举个例子,如果不用化肥和农药,也不用改良后的新品种的话,小麦的产量可能只有现在的一半,甚至都不到,水稻估计会更惨,产量降低其实还是小事儿,没有化肥农药的时代,更可怕的是病虫害导致的绝收,像蝗虫灾害、小麦锈病等等灾害,可能一夜之间就让农民绝收,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4、为何有人不推荐水稻使用复合肥?
引言:现在水稻大部分都是育苗移栽,所以,水稻高产肥配方,必须以高氮为主,有利于缓苗和增强光合作用!下面这个高产配方,应用多年了,长效增产,农民朋友可以借鉴一下!水稻只要秧子好产量几乎都不会差,也就是说水稻育苗的时候就很关键,可以说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而我们选择叶片挺,叶色深,基部呈“扁蒲”状,根系发达,白根多,带有分蘖的这样的水稻秧苗,离高产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