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知,宛(yuān)才是南阳的正确古称。闲适的宜居城市说起南阳的宜居,我想这一点很少人反对吧,城市绿化面积近60%,市内建有多处游园不更有白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除了这些,南阳的生活节奏之慢也是许多大城市不能相比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南阳的空气质量一直排名全省前列,这不,8月份排第二、7月份排第一,美景众多、慢节奏生活、空气质量优秀、众多国内一流房企的入驻,这些足以让配得上宜居城市的光荣称号。
1、河南南阳以后会怎么发展?会是个什么样的城市?
南阳对于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她就是我美丽的家乡,我在这里生长了将近40年,南阳的过去和现在我都亲身经历,近些年,南阳的发展明显在加速,新的规划已经已经跃然纸上,她以后的样子今天我也来大胆憧憬一下:美丽的旅游城市南阳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这是南阳的骄傲,为了保护水源地,当地政府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对一些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了搬迁和整治,全力植树造林,已经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去年下半年“卧龙岗复岗工程”已经开建,着力打造卧龙岗5A风景区,届时将会是继老界岭之后南阳又一个5A级风景区,依托伏牛山脉和丹江秀丽的风光以及南阳3000多年厚重的历史名胜,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必将屹立在豫西南,名扬四海。
闲适的宜居城市说起南阳的宜居,我想这一点很少人反对吧,城市绿化面积近60%,市内建有多处游园不说,更有白河国家湿地公园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除了这些,南阳的生活节奏之慢也是许多大城市不能相比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南阳的空气质量一直排名全省前列,这不,8月份排第二、7月份排第一,美景众多、慢节奏生活、空气质量优秀、众多国内一流房企的入驻,这些足以让配得上宜居城市的光荣称号,
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城市南阳近两年的经济发展突然加速,成果显著,GDP逐年增长,已经稳稳的占据了河南省前三,去年底开通了高铁为经济腾飞助力,迁建机场也提上议程,为南阳东区的开发重新铺路,今年第一季度开工了304个重点工程,拉开了“大基建”的帷幕,“大学城”、“张仲景健康文化园”、京宛对口协作标志性援助等项目纷纷为推动南阳高质量建设大城市添砖加瓦。
2、南阳为什么简称是宛?
谢邀,这个问题对我来说问的很好,因为我就是南阳人,关于“宛”这个地名,我还是想分享点自己的看法。宛这个字,作为地名,是比较罕见的,在古代,作为城邑之名,就指南阳盆地的宛邑,做为国名,有西域大宛国。豫、陕区域原始社会遗址图南阳盆地这个地方很早就有原始人类居住,上图显示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等原始文化遗存,
秦时期的南阳郡早在周代,南阳境内就封建有吕、申国。战国时期,楚国北进占领此区域,设宛邑,宛之名由此而来。在汉代,宛都声名远播,为汉朝重要城镇,与洛阳、长安、成都、临淄,并称为全国五大城镇,在东汉一朝,因刘秀起兵老家南阳,是为南阳历史最为辉煌的时期,号称“洛阳帝都,南阳帝乡”。南阳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便是汉代南阳辉煌历史的记载,
现在很多的南阳人都知道南阳古称宛,却没有留意这个字在古代的读音,和现在是不一样的。《辞海》中宛字注释:yuān,用于古地名,如宛县,在同字下词条中关于“宛县”的解释如下:古县名。战国楚邑,秦昭襄王置县,治今河南南阳市,北周改名上宛县。战国时为楚著名铁产地,秦以后历为南阳郡治所。汉在此置工官、铁官,王莽时设五均官,为“五都”之一。
《词源》一书中记载:宛:yuān,地名,汉南阳郡有宛县,地在今河南南阳县,如果说《辞海》、《词源》为近人所记,不足为信。那么,我们来找一下更早的正史记载,班固在《汉书》中记载:秦四年六月,与南阳守齮战犨东,破之。略南阳郡,南阳守走,保城守宛,颜师古注曰:“宛,南阳之县也,音于元反。”“音于元反”就是取于的声母,加上元的韵母,就是yuan的音,
司马迁在《史记》记载高祖记三年,“汉王从其计,出军宛、叶间。”《史记正义》曰:“宛,于元反,”“于元反”也正是发音yuan,在隋唐时期为《史记》、《汉书》做注的史学家,均知“宛”的发音为yuan,由此可知,宛(yuān)才是南阳的正确古称。既然是楚国攻占南阳盆地,并改名为宛,因此想要探究宛作为南阳古称的原因,还是要从当时的言语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