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大航海之前,一直是全球的制造业中心,全世界都需要买进中国商品,而欧洲却没有对等的高价值产品能够卖到中国,大量的贸易逆差,导致整个世界的财富流向中国。最早黑中国的是沙俄帝国,1900年,也就是八国联军进中国的那一年,俄国著名的哲学家索洛维耶夫发表了《关于非基督徒的故事》,这本半宗教性质的小描述了蒙古人过去都欧洲犯下的种种“罪行”。
1、你对身边的河南人感觉怎么样?
这个问题有点偏,涉嫌诱导藏不端。河南历史最悠久,三皇五帝踪迹多,翻翻中国百家姓,大多祖宗都在这。先烈染红鄂豫晥,大别山里英雄窝,河南人口一亿多,勤劳农工遍全国。小麦产量冠头名,中原粮仓贡献多,河南精英代代出,县委书记焦裕禄。太行凿出红旗渠,愚公移山变山河,劝君莫搞地域黑,世上还是好人多。扶正劫邪扬正气,争为中华唱赞歌,
2、“河南人怎么样,中国人就怎么样”,这句话对不对?
地域黑这事不是一天两天了,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河南人是被“地域黑”整得最惨的。传播最广的就是“偷井盖”,认为各大城市的井盖都是河南人给偷的,因为这事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所以河南人就莫名其妙地被背了黑锅。试想一下,你如何查证偷井盖的都是河南人呢?而且你也没法证实河南人没有偷井盖的动机?所以,在那个没有“天网”的年代,这事很难被证实,但是也很难被证伪,你说你没有偷,你能证明剩下的1亿河南人没有偷吗?每当和外乡人辩论这件事的时候,都感觉辩不出什么结果来,回头想想和骂街一个水平,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于是后来再遇到这类歧视性场景,我也不辩驳,否则显得我的智商也不在线。这种全社会的公然“地域黑”,对每个河南籍的普通人伤害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找工作上会遭到歧视,个人的自尊也会遭受巨大的打击,2005年,在没有任何实证的情况下,深圳市黄龙塘市场附近的大街上悬挂了“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字样的横幅。
这种公然的歧视行为,确实打破了公众的底线,随后在法院的判决下,挂横幅的派出所人员做出公开道歉,偶然间看到央视名嘴白岩松的一段谈话,他认为这种地域黑非常不合情理,“河南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仔细翻看历史,历朝历代,河南的走势,其实就是中国的缩影。在中国最新的姓氏调查,前五位,其中有四位,祖上都是在河南,
”中华文明诞生于中原大地,我们国人也大多数源自河南地区,河南人也代表了国人的民族特征,勤劳,朴实。之所以河南会遭遇地域黑,也源于改革开放之后,经济中心的转移,河南沦落为经济发展的边缘地带,如果说长三角像西欧,经济富庶;珠三角像北美,后起之秀,经济快速崛起;山东像日韩,吃苦耐劳,一直在努力追赶;那么河南就像中国,人多地少,过去的经济文明的中心,逐渐被欧美所主导的工业文明所取代。
河南遭黑的历史,像极了国人遭黑的历史,最早黑中国的是沙俄帝国,1900年,也就是八国联军进中国的那一年,俄国著名的哲学家索洛维耶夫发表了《关于非基督徒的故事》,这本半宗教性质的小说,描述了蒙古人过去都欧洲犯下的种种“罪行”。同时他还预言,在未来会存在泛蒙古主义,这些蒙古人会卷土重来,而现在分裂的欧洲大部分精力在抵御伊斯兰世界,一直在给泛蒙古人机会,
这里的泛蒙古主要包括中国、蒙古、还有日本。在索洛维耶夫构想下,第二个蒙古帝国的可汗是日本人,母亲是中国人,他们会在中亚建立据点,之后会像过去的蒙古大军一样,挥师进军俄罗斯以及欧洲,后来美国人曼森写了一本《黄huo在行动中》,其中描绘了日本人在战胜俄国之后,会把矛头对准美国,先是对美国殖民地菲律宾下手,之后封锁整个海峡,进军美国大陆。
在这本小说当中绘声绘色描写了日本人如何进军旧金山,之后在金门之战当中如何一举击溃美军等,其中以《黄huo在行动中》为蓝本的《日美战争》在1911年被重印了19次,可见当时的风靡程度。在义和团发生的5年后,英国人普特南·威尔以书信体的方式写了一部半自传体小说,普特南认为只有身处在北京这座城市,才能感受到被义和团屠戮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