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处于我国西南地震带,是我国地震多发的地区之一,四川地震不断,大地震也是时有发生,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这些高级别的地震。这次地震属于中强地震,地震有感范围大,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多地都有感受到这次地震,这次地震是浅源地震,所以地震烈度也较高,因此造成震中地区有较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1、四川地震会带动哪里地震?
(1)鲜水河地震带。从甘孜县起,经炉霍、道孚、康定等县(2)安宁河-则木河地震带,北起石棉县,向南经冕宁县、西昌市转向东南方向,再经普格县、宁南县,到云南省的巧家县止,(3)金沙江地震带。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境风,沿金沙江东侧,北起德格县,经白玉、巴塘两县南到得荣县止,(4)松潘-较场地震带,主要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风,包括九寨沟、松潘、平武等县和茂县的较场等地(5)龙门山地震带。
2、为什么近几年,四川地震比较频繁?好像以前没那么多?
我是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很高兴能回答您提出的问题,题主想问四川地震为何越来越频繁,其实这样问不太准确。从有记载的历史来看,四川发生破坏性的地震次数也是非常多的,明清代就有不下60次,其中伤亡最大的是1850年西昌普格地震,死亡超过两万人,受先前各种条件的限制,那些没有记载的地震估计会更多,并不能因为四川近年来发生了强震和多次破坏性地震就下越来越频繁的结论。
从地震的产生根源,即由于板块之间的挤压碰撞,或者剧烈摩擦,导致大陆板块边缘或内部发生错位和破裂这个过程来看,四川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易发地震,这倒是个不争的事实,那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成都平原),到底位于什么样的板块位置呢?从我国地震带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地震活动与山脉的走势密切相关。
由于山脉是地壳板块运动互相挤压形成,地震则是地壳运动释放能量的自然现象,所以地球板块之间的过渡边界,通常会形成板块运动比较活跃的地震带,我国的地震带主要有六个区域:一是东南沿海、台湾地震带;二是燕山南麓,华北平原两侧与太行山东麓、山西中部盆地及渭河盆地地震带;三是贺兰山、六盘山,南至滇东地区地震带;四是喜马拉雅—滇西地区地震带;五是从昆仑山西侧至祁连山、河西走廊地震带;六是新疆帕米尔至天山地震带。
从宁夏起,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呈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带,也就是我国的南北地震带,四川就处在这一地震带上。这条地震带是我国地质构造的东西分界线,东西两界地质构造有明显转折变化,在亚欧大陆板块和印度洋板块长期地质作用下,青藏高原受挤压而抬高,四川盆地地壳较硬,未被抬升,形成成都平原。那么,在抬升效果不一致的交界地带,就会出现地壳的破裂与错位,抬升越高则破裂错位越严重,即地震越强烈,
3、为什么四川周围地震比较多?从地理上看有什么特殊性呢?
这个问题稍微有点误导,我来谈一谈。四川周边不全部是地震频发带,有区域性重庆是山城,就在四川边上,但其地震危险程度跟上海差不多,四川内部的四川盆地地区,地震发生的概率和危险程度也较低,如成都主城区(大成都的都江堰、彭州、崇州等山区受地震带影响很大)、遂宁、广元、内江等地。而发生地质灾害大部分都集中发生在阿坝、甘孜、凉山等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州,四川历史上发生的大地震基本都分布在这三个地区或与之交界的地方,如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松潘地震等,
下图为青藏高原地质灾害分布,其东缘分布着密密麻麻地震、滑坡点。所以四川周边不一定全部都是地震频发带,四川的西部才是重灾区,多条断裂带分布在四川的西部四川省大地构造以龙门山一盐源一线为界,东为相对稳定的扬子准地台区,西为相对活动的松潘一甘孜地槽褶皱系,北为秦岭褶皱系,西南为三江褶皱系,西部的龙门山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在平面上呈“Y”字型展布,是主要的分区边界断裂,为地质活动活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