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三峡大坝的建立和丹江口水库大坝的加高,湖北人开始飘飘然,鄱阳湖与洞庭湖在加大围垦(侵占湿地),湖北人更胆大,开始填平湖泊。20年天气是很异常,南方雨水特别多,湖北有些地方水涝,北方有些地方干旱,高考期间,正值雨季,几乎年高考年下雨,如遇持续大雨,家长和考生应做好。
1、我们湖北今年雨特别多,七月份是不是要下一个月?
2020年天气是很异常,南方雨水特别多,湖北有些地方水涝,北方有些地方干旱。今天湖北咸宁还在下着雨,昨晚下了整整一夜,天气倒是很凉爽,晚上都不需要开空调睡觉,要说七月份是不是要下一个月?这是不可能的。有下雨就有天晴,久雨就有久旱,这是历年来对天气的经验认识,目前雨天较多,一旦晴朗,必然持续时间较长。在七月初的凉爽天气里,会骤然高温至热不可奈,心理上会有强大的反差,到时候会念着下雨天的好,
但作为农民可不这么认为,久雨久旱其实对农作物十分不利,久雨会涝死很多农作物,耕种也十分不便,影响作物生长;久旱会干死很多农作物,农作时由于天气太热而容易中暑。所以说,久雨不好,久旱也不好,但天气这事情,哪能人为左右,说下雨就下雨,让天晴就天晴呢?七月份会下一个月的雨,对怕热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奢望,对农民耕种来说是个噩耗吧,
2、如果湖北省不把那么多湖泊填平,今年大雨会不会被淹?
小本认为,过于迷信三峡大坝与丹江口水库的“万能”,湖北的把那么多湖泊填平(既使保留的,河道与湿地也侵占严重),不但危及武汉防洪,更给洞庭湖和鄱阳湖造成更大的江水倒灌压力,危害长江下游,真是愚不可及。众所周知,由于干流与支流的梯级开发,长江流域现在早已遍地是大大小小的大坝与水库,曾经的“堵疏”治水模式已变成如今的“蓄泄”治水模式,
自古以来,湖北境内的湖泊,尤其是洪湖,与湖南的洞庭湖、江西的鄱阳湖一样,一直被视为中华的肾脏,对江水起调蓄功能(旱时补水,涝时蓄水)。但随着三峡大坝的建立和丹江口水库大坝的加高,湖北人开始飘飘然,鄱阳湖与洞庭湖在加大围垦(侵占湿地),湖北人更胆大,开始填平湖泊,以洪湖为例,这本是与洞庭湖与鄱阳湖齐名的湖泊,由于围垦造田,“四湖”中的白露湖和三湖早就消失,长湖、洪湖也只剩下一半。
湖北填平湖泊,库容下降,其调蓄功能明显减弱,这不仅对武汉的防洪形成压力,更对洞庭湖、鄱阳湖的江水倒灌加大灾难,尤其是鄱阳湖,远离三峡大坝与丹江口水库大坝,这两个水库的调峰、错峰、削峰大大缓解了洞庭湖、武汉的压力,却对更远的鄱阳湖鞭长莫及。而湖北的湖泊分洪能力减弱,意味着鄱阳湖江水倒灌的压力加大,下游的抗洪形势更严峻,
3、湖北最近持续大雨,明天高考,这样的天如何保证孩子的准备工作?
高考期间,正值雨季,几乎年高考年下雨,如遇持续大雨,家长和考生应做好:1、雨具的准备当然一般的雨衣和雨伞就不用多说了,这里主要说一下很多人不知道的防雨设备:防雨鞋套。雨伞和雨衣能防止衣服淋湿,但是在路上走,鞋子难免会湿,尤其是对于那些降雨量大的地区,路上积水过多,鞋子肯定会湿,穿着湿鞋子考试肯定会影响考生的状态和身体,所以一个防雨鞋套还是有必要的,携带方便,放进包里,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套上,到达考场摘下来就行,高帮的设计,踏进小水坑也不怕,
2、防水套装身份证、准考证、手机等物品也是怕水的物品,尤其是准考证,必须要准备一个防水袋防止意外的发生。许多马虎的考生只顾打伞走路忘记了包还露在外面,早早的把准考证等物品保护好,不仅可以让准考证不受挤压,取拿也方便,省去了到考场时候的手忙脚乱和心急火燎,这些情绪波动都要一段的时间才能平静,考试时间宝贵一点也不能浪费在无关的事情上,
3、雨天的饮食下雨前,天气会变得闷热,不要因为闷热,贪凉而引起身体的不适,下雨天喝粥,尤其能起到暖胃的功效,粥品可以使八宝粥,也可以是小米粥,但是最不要喝单一的绿豆粥,太寒凉,不适合在下雨天气服用。阴雨天容易感觉乏力,同时胃部的消化功能也会减弱,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也能够起到保护胃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