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北 > 武汉市 > 噪音举报,投诉噪音扰民打什么电话

噪音举报,投诉噪音扰民打什么电话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24 04:46:28 编辑:武汉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投诉噪音扰民打什么电话

投诉噪音扰民电话视情况而定:1、工业生产噪音可以拨打12369;2、解决机动车辆乱鸣喇叭、不按照规定使用声响装置,或在城镇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排放的偶发性强烈噪声,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和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喇叭或高音响器材时可以拨打110;3、建筑施工噪音可以拨打96310;4、解决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使用高音喇叭或音响器材等非固定声源噪声可以拨打63895777;5、解决主城区主干路两侧噪声污染需要设置声屏障的或是市政维修工程噪声可以拨打123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四条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土壤污染物、噪声、光辐射、电磁辐射等有害物质。

投诉噪音扰民打什么电话

2,举报噪音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如果是小区内有严重的噪音,或者邻居较吵闹,可以向小区物业举报。12369热线主要处理工业生产噪音,96310主要处理建筑施工噪音,而社会生活噪音可以拨打110进行举报。噪音分为工业生产噪音、建筑施工噪音、交通运输噪音、社会生活噪音,不同噪音的受理部门不同,应该选择相应的部门进行投诉。可以选择报警,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 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条 受到环境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机构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举报噪音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3,怎么举报噪音扰民

市民遇噪音扰民可拨打12369向当地环保部门进行投诉或,或联系当地城市管理部门或110协商解决。噪音扰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噪声扰民是一个行为后果为定义的违法行为。只要产生的噪声烦扰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即产生噪音扰民的违法事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法》第四十五条禁止任何单位、个人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设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可能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必须遵守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一)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二)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

怎么举报噪音扰民

4,噪音扰民可以举报吗

一、噪音扰民可以举报吗1、噪音扰民可以举报。市民应当遵守社会规则,不得妨碍他人,生活存在扰民的现象,如果遇到小区底商存在扰民现象、小区住宅楼内存在扰民的现象,居民可以向小区物业公司或业主委员会进行投诉,也可以使用手机将噪 声发生的音视频记录下来,然后向公安机关举证,如果噪声达到国家法定标准的,要积极向环保部门举报,除此之外,居民还可以通过法院诉讼途径解决。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六条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应当符合民用建筑隔声设计相关标准要求,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得通过验收、交付使用;在交通干线两侧、工业企业周边等地方建设噪声敏感建筑物,还应当按照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少振动、降低噪声的措施。第四十三条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除外。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当取得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的证明,并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告附近居民。二、扰民违法吗扰民违法。具体如下:1、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2、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3、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指定部门说服教育,责令改正。

5,如何举报噪音扰民

(一)向城市执法局举报:1、工业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的设备时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2、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3、交通运输噪声,是指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二)向城市环保局投诉:1、工业噪声;2、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三)向公安机关报案:1、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2、违反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在城市市区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噪声的危害噪声的危害对听觉器官的影响是一个从生理移行至病理的过程,造成病理性听力损伤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接触时间。长期接触较强烈的噪声引起听觉器官损伤的变化一般是从暂时性听阈位移逐渐发展为永久性听阈位移。(一)暂时性听阈位移。暂时性听阈位移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暂时性的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1、听觉适应: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脱离接触后对外界的声音有“小”或“远”的感觉,听力检查听阈可提高10~15dB,离开噪声环境1min之内可以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2、听觉疲劳:较长时间持续暴露于强噪声环境或多次接受脉冲噪声,引起听力明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后,听阈提高超过15~30dB,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称为听觉疲劳。一般在十几小时内可以完全恢复的属于生理性听觉疲劳。(二)永久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指噪声或其他有害因素导致的听阈升高,不能恢复到原有水平。出现这种情况是听觉器官具有器质性的变化。永久性听阈位移又可分为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以及爆震性声损伤。1、听力损失;2、噪声性耳聋;3、爆震性耳聋。(三)耳蜗形态学的改变。噪声引起的听觉系统损伤是物理(机械力学)、生理、生化、代谢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可使听毛细胞受损伤,严重时Corti器(柯替氏器)全部消失或破坏。损伤部位常发生在距卵圆窗9~13mm处。法律依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文章TAG:噪音举报噪音举报投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