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全运会成绩一直前列,广东对体育的投入有目共睹。全运会浙江男篮战胜山东男篮,如何评价吴前的表现,浙江战山东终场哨响浙江以86-63轻松战胜山东,应该说浙江和山东,因两支都是CBA强队,上赛季浙江获第3,而山东获第4,应该两队实力非常接近,而结果成了一边倒,关键就是CBA上赛季MVP吴前表现可称炸裂,每当山东拼命追分时,吴前的精神三分,如加装了制导,狠狠给山东一击山东第一战输给了这次全运会夺冠大热门广东后,而山东定的全运会男子组男篮争夺前四名,战浙江可是能否完成任务的关键一战,结果被浙江队冷面杀手吴前,用他贯用的手法,就是精准的三分浇灭了山东计划进入全运会男子篮球四强的希望,浙江和山东的这场强强对决,吴前一开始就进入状态,首节战罢浙江队就以34-15领先山东仅20分,这也预示着比赛胜负已没有悬念浙江和山东的这场比赛,好象就是吴前的表演赛,而且表演的内容,就是他拿手好戏,三分篮,无论身体或失去平衡,但球总能稳稳投进篮框,全场3分球17投12中,全队只有86分,而吴前一人竞包办了球队的近一半分,个人得40分,有人篮球比赛是集体配合比赛,球星作用,不十分突出,而浙江战胜山东,也再次说明一个球星,在球队的作用,关键时该,总能力挽狂澜。
1、2021陕西全运会奖牌榜最终谁会获得第一?山东还是广东?
基本应该是山东,广东逆袭成第1有原因,但山东945人的代表团人数,对国家体育布局重复很霸气广东和山东都是体育大省,都舍得进行投资,甚至国家体育局也很偏爱这些省份,山东喜欢自己挖掘体育人才,甚至复制了辽宁模式,把辽宁的大量优秀教练员引进,当然好的运动员苗子也挖来进行培养,广东队各地市挖人打比赛也很多,甚至给运动员的出路也解决很好,事实上他们都是布局最普遍的省份,甚至支持起了中国奥运战略的半边天。
广东代表团1100多运动员参加群众体育,800多运动员获得全运会参赛资格并出征西安全运会,这人数就仅次于山东代表团,从2019年第二届全运会的情况看,他们当初有28家体校,还有87家俱乐部,当然包括恒大和宏远这样的,现在基本不需要省体育局拿财政经费办竞技体育了,事实上就和美国有些像,他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的市场化体育布局,
广东一直名列前茅1、山东代表计划体制,广东走出市场模式2008年奥运会,我们拿到了金牌总数第一,这反而激发了我们对体育发展的反思,砸钱办大型运动员被限制,陕西全运会除了浐灞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及里面的几个大型场馆,陕西的高校和各地市的现有设施都得以利用,说是2600亿的投资,事实上更多来自交通等城市改造和设施提升,这最终都不算在直接办赛方面,这事实上已经很切近洛杉矶办奥运会的模式了。
我们2012年奥运会还38枚金牌位居第2,里约奥运会拿26枚降到第3,这就显得有些受不了,所以东京奥运会再次拿到第2,因此最终这也就是奥运会的理想成绩,广东的市场模式和山东的计划模式都不错,保证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队少就行,但山东这样的模式即便很高效,但最终很可能和辽宁一样难以为继,山东基本复制的就是辽宁模式2、国家喜欢任何模式,山东模式存续困难从体育总局方面看,广东和山东的竞争有好处,他们的优势项目组成了奥运代表团的半壁江山,但山东模式事实上就是延续辽宁的做法,山东是经济和人口大省,不可能像辽宁那样难以为继,辽宁主要是经济投入难以支撑,运动基础有目共睹,当然除了被广东挖掘外,大部分还是就近到了广东,甚至体育人才打工成为大趋势,但对省里显得很悲哀。
经济投入换来的不仅仅是名次,这是精神文明和广告效益,政绩就不多说,单纯给那么多人提供就业,这就是伟大的事业了,但山东财政投入,与广东队的自己解决出路,事实上政府职能的优化,在广东就显得很时髦,甚至浙江、江苏一些省份也体现了混合制的色彩,这都是新时代的不得已变化,现在奥运代表团花费是尽量减少财政投入相比较而言,山东体现的是传统的模式,事实上就是苏联模式,看似家大业大,事实上财政投入太大,但效率高就业绩很突出,广东靠人才引进和市场运作,在体校的基础上,一样通过省运会来维持体系运转,但山东队945人参赛,比广东队多100多,尤其田径和射击好太多,最终山东队四连冠即便很有可能,甚至二三名就是广东和江苏两个体育大省了。
2、山东为什么能超越经济第一大省广东,高居全运会奖牌榜榜首位置?
原因如下:第一、山东人的国家意识重于广东2021年全运会奖牌榜山东人的国家意识,即官方动员能力及其老百姓的响应能力,武汉疫情山东人的影子就各省GDP看,山东、广东都靠前。但人均GDP不见得靠前了,说明山东国家意识高于个人意识,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能让国家受累,在全运会奖牌上。最高的奖牌不多,中等不少,靠鼓动、靠忽悠还是比较起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