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实事求是地讲,现阶段国内的医疗机器人以导医机器人、配药机器人、智能问诊机器人为主,智能手术机器人较少。就之前智能手术机器人的市场来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或许最广为人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一种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科、心胸外科等临床科室。
1、如今社会科技发达了,医院引进机器人对病人做手术,为何机器人做的手术费不能报销?
机器人做手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手术机器人的巨大技术优势,让国内不少大医院都加快了引入脚步。但遗憾的是它不能纳入医保报销,一些病人受经济条件所限,只能忍痛放弃,这使得手术机器人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对此,今年4月,上海市医保部门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28个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纳入了本市医保支付范围,切实减轻市民群众使用新技术、新项目的医疗费用负担。
近日,上海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做客《2021上海民生访谈》直播间再次谈到备受关注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每次3万元的手术费用全部自费,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医疗费用负担”,目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医保报销范围有前列腺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子宫全切术和直肠癌根治术4种手术。今后上海市还将根据患者临床需求、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等因素,逐步扩大可报销的手术范围,
随着人们高医疗水平需求的提升以及专家们的多次论证呼吁,各个省市政策也逐渐有所松弛,比如骨科手术机器人治疗目前已在15个省市进入收费目录,政策上的不断利好以及旺盛的市场需求,让人不禁想到将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会是未来趋势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一种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科、心胸外科等临床科室。
相较于传统微创手术,手术机器人更加精准、精细,在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能明显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比如,在前列腺癌切除上,手术机器人拥有明显优势。普通切除方法下,部分病人会丧失性功能,因为性神经极为纤细,借助普通医疗器械无法观察到,而手术机器人可以让更高比例的患者保留“性福”权利,
在腹腔镜下,医生只能看到黑白平面、放大两倍的图像,而手术机器人能做到3D彩色、放大10—15倍;腹腔镜手术是人手控制腔镜,手的颤抖在终端会被放大,影响手术精确性;而手术机器人由医生操作电脑控制,不存在抖动问题。此外,机器人手术出血量大大减少,还有助于缓解日益加剧的“血荒”,以胃癌病人为例,常规手术一般需输血400毫升左右,而机器人手术一般不需要输血或只输50毫升。
2、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怎么收费?机器人都会手术了,那医生是不是要下岗了?
以下回答摘自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沃奇军的科普文章单独加收,自费4万到5万,这是什么概念,杭州市主城区的住房4万一平。少住一个平方换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不像扫地机器人可以完成简单的扫地作业,人体器官实在太复杂了,解剖千变万化,截止到2018年7月15日,人类还没有研发出可以自动完成泌尿外科手术的机器人。
3、AI手术机器人发展怎么样?
人工智能非常擅长做高强度且重复率高的事,因此其适合于在医疗的手术场景中落地,比如植发AI机器人在提取毛囊的完整率、完好率等方面表现不错,且极大节省人力。而就之前智能手术机器人的市场来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或许最广为人知,这款智能手术机器人作为微创手术的代表,具有精确、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能够帮助医生触及到人类无法实现的精细程度。
就目前来看,智能手术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呈现爆发之势,根据波士顿咨询的预计,现在每年医疗机器人的营收是40亿美元,2020年将达到114亿美元。全球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的生物科技报告《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发展趋势》则指出,2021年全球遥控型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可成长至93亿美元,更重要的是,智能手术机器人覆盖的医疗场景也在迅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