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实施 条例发布时间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一条为规范招标投标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制定本/办法。《招标投标法》-2条例与《招标投标法》有什么关系?招投标法-2条例与招投标法的关系主要是上位法与下位法的关系,《招标投标法》与《招标投标法》区别的法律分析实施 条例:招标投标法由全国人大颁布,属于法律层面,优于实施,而实施 条例是国务院颁布的,属于法规层面,是比招标投标法低一级的法律。
竞价是一种市场交易。招标人和投标人作为交易双方,有着不同的经济利益。作为投标过程中的竞争者,投标人之间也存在利益冲突。这些利益冲突集中在价格上。比如,招标人希望通过招标过程中的竞争,征集到质量最好、效益最高、价格最低的项目承担者,从而节约资金,快速、优质、经济地完成项目,而投标人则希望自己报出的价格既能让招标人满意,又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润。
但也有一些投标人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投标竞争,如有的投标人串通投标,限制了投标价格的竞争;有的投标人,为了瓜分某一招标领域的市场,串通价格,共同促使某一投标人中标,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二十二条-2条例招标人不得向他人透露已获取招标文件的潜在投标人的名称、数量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公平竞争的有关招标的信息。
1。中标公告发出后发现一等奖无效,招标人该怎么办?答:投标人应根据中标条件从其他投标人中重新确定中标人或根据招投标法重新招标。2.中标通知书的接收方是谁,效力如何?答:中标人确定后,招标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同时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中标通知书对招标人和中标人具有法律效力。中标通知书发出后,招标人改变中标结果,或者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答:招标人应当自收到评标报告之日起3日内公示中标候选人,公示期不得少于3日。4、投标人或其他有利害关系的管理人员对评标结果有异议时应如何处理?答: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对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结果有异议的,应当在中标候选人公示期内提出。其中,其他利益相关者是指与招标项目或招标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除投标人以外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
3、 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法律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三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或者与投标人串通,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试图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以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单位罚款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 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在一至两年内取消其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投标的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