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能决定一切,中考200多分只能意味着考不上高中,算是学业道路上的一点挫折。”、”我的作息时间该怎么调整,“、“知识点有难有易,我该怎么取舍,某种意义上讲,中考比高考更重要,中考满分780分,在我们小县城考680分以上才能免费上好点的高中,600以上能上民办高中,但需要花费1到5万择校费。
1、还有三个多月就要中考了,我成绩200多分,要上的高中快500分,该怎么办?
三个多月的时间,要想提高差不多300分,光是想一想,这个问题就够让人头疼的。所以,我猜想你现在心里可能很乱吧?想放弃又不甘心,想努力又怕白费力气,我家孩子当年中考前,有过和你类似的情况,所以我很能理解你当下的焦虑。同时,也想跟你分享一下我们的应对过程,中考的那年春节过后,我女儿的成绩开始直线下降,大约也就是3月份的时候,她的模考分和目标学校录分也差出了200多分。
这个时候,她是真的着急了,但是越着急越静不下心来,后来我觉得这样下去,不仅目标学校考不上,连稍微好点的高中也很悬,我想,当务之急是:必须先静下心来!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总结过一个解决忧虑情绪的方法,叫做“卡瑞尔公式”,简单来说,就是接受最坏的,追求最好的。这个方法很简单,总共分三步:step1、先排除恐惧情绪,理性分析形势,找出万一失败,可能导致的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step2、找出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之后,让自己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接受它。这样一来,即使事情真的无法挽回了,我们至少可以放松下来,step3、放松后,我们就能平和地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试着做一些事情,以尽可能地避免最坏的可能发生。我们按着这个思路理了理,大概是这样的:step1、对她来说,最坏的情况就是:复读,
step2、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最坏的结果,虽然很不情愿,但是也不会对她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接受了这个结果,就发现其实我们的选择并不是“0”和“1”的关系,而是有多种可能性:比如我们考不到名校,考个一类中学也不错,再差一点的学校好像也能上,毕竟高中还有翻身的可能性的。分析到这里,就能冷静一些了,焦虑的情绪有所缓解了,
step3、之前,她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考不到XX中学怎么办?”,结果是整天没法静下来学习;而真正冷静下来之后,她的注意力就在于:“我的薄弱环节是哪一科?”、”我的作息时间该怎么调整?“、“知识点有难有易,我该怎么取舍?”、“当我再焦虑得没法学习的时候,我能做些什么?”理清了思路,她的目标从“XX中学”转移到了每一道题、每一篇默写、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上,然后成绩开始稳步提高,最终虽然没有考到原来的目标高中,但却考到了另一所仅次于它的中学。
我们对这个结果也非常满意,接受最坏的结果是很难的,追求最好的结果也要付出很多,但我想跟你说:在200分到500分之间,有很多的可能性,希望你不要被200分困住,也不要被500分吓倒,静下心来理性面对,你收获的可能是从200分到300分、再从400分到500分,同时你也能收获在逆境中不轻言放弃的勇气和经验。
2、中考只考了200分怎么办?
谢邀,我是觉呈,说点个人看法:一,不要太在意分数这个指标,很多成功人士都不是什么学霸和学习成绩抜尖者一一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千万不要被分数压倒,当代心理学已知,人有七种能力(包括数学、音乐、语言、运动等),“分数”远不足以测出这些能力,还有一一人的潜能,就更难以测定了。二,明代有位公认的大师(藕益)曾说:一个人有才并不难一一难在有志;有志也不难一一难在有品(品格高尚);有品亦不难一一难在有“眼”(观察和判断力一一对人和事的识别力;对立场、方向和目标的决策力;对方式方法的选择力等等)三,当代心理学更倾向于认为性格、习惯和人生态度才是最重要的一一人与人的主要差别不是智商和情商一一而在于人生的“态度”,它几乎直接决定了人的“幸福感”和“命运”!四,下一步如何继续?关键要找到“明师”(不是“名师”)一一能指点人生迷津和事业生涯的老师,实话实说这样的人确实太少了!只能看您的“眼”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