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曹操故里,发现了曹操家族墓群,其中有曹操祖父曹腾的墓,已被历史证明是真实的。本省的宋河、张弓、宝丰、林河,外省的秦池、孔府宴、光肚汾,等等,都是高度白酒,几十年来就没有过坚持两年不倒的牌子,⒈我老家信阳光山的喝酒风气,体现了红军时期的持久战法。
1、曹操的祖籍是哪里?
这个没有争议。曹操是东汉末年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当时的谯县,是天下十三州豫州的治所,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曹氏家族、夏侯家族都是谯县人,另外华佗、阮籍、许褚等人,也来自谯县。曹操起兵,首先曹氏、夏侯氏提供了大量的人财物支持,又得到陈留卫兹的资助,今天,在曹操故里,发现了曹操家族墓群,其中有曹操祖父曹腾的墓,已被历史证明是真实的。
曹操年轻时看不惯政治黑暗,曾弃官回乡读书,就在谯县,曹操、曹丕多次南巡谯县,看望家乡父老。谯县在三国时军事地位非常重要,随着魏吴冲突焦点转到合肥,谯县成了稳定的后方军事基地。曹操在此操练士卒,今天亳州曹操地下运兵道仍然存在,还有点将台等军事遗迹,曹操、曹丕在谯县训练水军,沿涡水进入淮河,然后进入巢湖水面,这就是曹魏伐吴总是出兵合肥的原因。
2、河南喝酒最厉害的城市是哪里?
单论喝酒,河南是大省,实至名归,三个实锤:●从198?年以来,每年要喝倒一个牌子。还不是茅五剑一类高档,也不是红星牛栏山老村长一类的低档,都是最接地气的名酒,本省的宋河、张弓、宝丰、林河,外省的秦池、孔府宴、光肚汾,等等,都是高度白酒,几十年来就没有过坚持两年不倒的牌子。●我从信阳到安阳,从三门峡到商丘,喝遍了全省每个地市,没有一个地方不说本地不能喝的,都最能喝,
●全省每个地方的人情世故的标志都体现在喝酒上。河南人待人实诚由此可见一斑,信阳老话说得好,脱裤子卖了也要让客人喝好,再举几个地方喝酒的突出特色:⒈我老家信阳光山的喝酒风气,体现了红军时期的持久战法。特别是过年期间,表现最为突出,家里来了客人,进门半小时内,酒摊摆上,开始喝酒。最多用三钱的小酒杯,上来就通关,里外三个往下走,不急不缓,一圈接一圈不歇气,
喝到下个饭点,把酒桌上所有菜全部撤换一遍,继续喝,喝好的陪客当场换人。如此进行,最多的持续三天三夜不拉倒,⒉商丘周口驻马店,一个规矩,来了客人,先搬一件进来,开局先每人三大杯,烟盒比着,第一杯倒进卧倒水平,不到一两的样子。第二杯稍息,二两水平,第三杯立正,三两满杯,然后开始通关,按每人用一瓶的进度往下走,喝完再来一件。
⒊南阳的特点是通透嘹亮,酒友们常聚一起,酒摊上不说喝酒的话,只把喝酒当话题助兴。一桌不论多少人,只要两个三两的玻璃杯,上来就有人自报奋勇先通关,两个杯子倒满,通关者先喝一杯,然后顺序往下见人敬一个,等于是平喝,奇怪的是,我在那喝了几个月,没见过大醉如泥的现象,都能把量控制住,至于哪个县市最能喝,还真的不好定论,都说自己地方能喝,争了这多年,再好的酒司令也难断这个官司,总不能把各地叫到一起猜拳行令定胜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