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吃辣椒皮肤好不上火,广东人吃辣椒长痘痘还上火,四川人到广东后吃辣椒也会跟广东人一样的反应吗。吃着吃着,也吃习惯了吃辣椒,在广东工作吃不吃辣,在于个人,爱吃辣便吃辣,问吃辣上火乍办,一是因为这里的水很寒,吃进肚子里的水有寒气,需要吃有火的东西,吃太多肉上虚火,辣椒是绿色食品,是植物,能当菜吃的带火的菜,只有辣椒,只有辣椒才可以百吃不厌,寒水加辣椒,吃辣椒是自然法则使然。
1、为什么四川人吃辣椒皮肤好不上火,广东人吃辣椒长痘痘还上火?四川人到广东后吃辣椒也会跟广东人一样反应吗?
四川人吃辣椒皮肤好不上火,广东人吃辣椒长痘痘还上火,四川人到广东后吃辣椒也会跟广东人一样的反应吗?我想这是题主的主观感觉,没有统计数据支持这一言论,这应该跟体质、遗传有关系吧。个人主观推测,是四川人基因决定的,以前有个骨科老师是个湖南人,他带过我,每天泡椒直接咀嚼吃,他说你们四川人吃辣椒痔疮要发作,而我就不会,我的基因经过几代人,已经被辣椒改变了(当然这种说法,也缺乏流行病学调查统计)。
而且我做为四川人,可以肯定的说,我走遍天南海北都在吃辣椒,而且必须要吃小米辣,我也没觉得吃辣椒后长痘痘上火呀,有人说“四川人吃辣两百年,吃麻上千年”,辣椒应该是明朝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先经过浙江地区,再进入湖南、云贵、陕西和山东,再传入四川,在辣椒传入四川以前,川菜的辛辣味多来自花椒,辣椒传入后川菜就变成了麻辣,估计就是四川人的重口味,能够吃得下辣椒、咽得下花椒,是先天基因决定了的吧。
再大胆推测,跟气候有一定的关系,我以前看过一个中国食辣指数,截个图来看一下:这篇文章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根据太阳辐射量和吃辣指数对比,重辣区都是湿冷地方,四川这个地方潮湿阴冷,我住了二十多年了,为了阴阳协调,必须吃点辣椒来代替阳光照射,除湿除寒,而广东这个地方,阳光普照,辣椒再多吃一些,不就阴阳不协调了吗?而且辣椒这个东西还有些神奇的地方,川渝爱吃辣,但最辣的辣椒据说是美国的卡罗来纳死神辣椒,辣度指数超过朝天椒100倍,做为四川人,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2、为什么湖南人吃辣椒不上火?
吃着吃着,也吃习惯了吃辣椒,有时候回到广东,家里做饭从来没有买辣椒,没有辣椒吃,有一点觉得不习惯了。常常听到的问题是:“湖南人为什么爱吃辣?”是的,这里是“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中的最后一个,“怕不辣”,如果一个湖南人出差几天在外,吃不上辣椒,绝对会说“嘴里淡出个鸟来了”,但为什么爱吃呢?一是因为这里的水很寒,吃进肚子里的水有寒气,需要吃有火的东西,吃太多肉上虚火,辣椒是绿色食品,是植物,能当菜吃的带火的菜,只有辣椒,只有辣椒才可以百吃不厌,寒水加辣椒,吃辣椒是自然法则使然。
古有“风萧萧易水寒”,今唯有辣椒可对付寒水,三湘四水,流经张家界的澧水,流过常德的沅江,经过安化、邵阳的是资水,经过永州、衡阳、长沙的是湘江,全是向北尾流入洞庭湖,所有水系是一个北向水系。水系的流向,反证出山势山脉是一个南高北低的局势,山脉丘陵多,自然形成一个天然屏障,所以湖南它的南面有如一屏风阻隔北来的气候,所以在广东以北会下雪,南岭以南罕有下雪,每年春多雨,有时会连下好几天,没有停的时候,就算是小雨也能下个一两天是常事,夏也经常下雨、也是台风次灾区、常常是山区内水灾淹死人、近年天气炎热得如同火炉,秋天还好,冬天因为前讲的气流分隔关系,北来的水气全在这里交汇,08冰灾就是一个例证,公路、铁路都是一过南岭这边就是冰天雪地,而且这种气温低水气潮湿,雪一下来就在地上结下坚冰,
这个自然法则,可以联想到四川人吃火锅,一定得用上油酱料来沾着吃,这是有它的道理的。二是这里湿润潮湿,风湿病多发,需要吃辣椒来祛走寒潮气,我在这里原来居住在一楼,水汽之重是难以想象的,就拿柜子里的衣服、床上的被子说吧,出差几天回来,不论春夏秋冬,绝对在衣服、被子上长着一层厚厚的霉菌!一般中产阶层的人家,现在家里头都会有一个烘衣服的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