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关外税收法规都有不同,前几年深圳撤关,特区已经包括整个深圳;4、深圳很多义工(内地叫志愿者),周末做做义工,献爱心挺好的;5、深圳很多图书馆,人均阅读量全国领先,我这个不爱读书的人,都去了7,8次图书馆,回到成都两年一次没去,而且成都的图书馆很冷清;6、深圳很年轻,能激发你的拼搏精神,当年的我还去图书馆看书,去体育馆打羽毛球,去健身房练肌,参加网友聚会,工作累但是充实,我回四川前,同事开玩笑你这回去就是海龟哦,工作房子车子老婆很快就有了,是的基本都有了,可是人也懒了,感觉离废不远;7、深圳的动漫产业全国最牛,大芬村的油画也不简单;8、华强北,你知道全世界、全国有多少手机在这条街下的订单。
1、深圳月薪过万的人有多少?
一说起深圳,大家都知道是高薪城市,似乎万元月薪在这里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水平。的确,深圳的薪资待遇在全国是一流水准,月薪万元的占比居全国前三,但是这座万元月薪满大街都是的城市,到手月薪不足六千元的占比近七成,而之所以高薪族多,是因为深圳高端企业多、高端人才多,所以形成了收入差距巨大的现状。比如普通城市月薪三四千的最常见,万元的也不少,但比例大约只有100:1,月薪3万以上的2000:1都不到,
而深圳虽然月薪不足六千的近70%,可万元级别的高达到近20%,月薪3万以上的占比高达2%,这这意味万元月薪的比例是普通城市的20倍,3万月薪的占比是普通城市的400倍都不止。于是就出现了断崖式薪资差别的情况,就是说四五千的是基层,一万的也是基层,一万的都不相信我这薪资都基层了,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四五千的?那当然就是行业不同所导致的,就像软件行业基层怎么可能和文案基层一个待遇?不论服不服,多个统计机构的统计结果也都是如此,月薪万元占比2成已经是往多了说,别把高薪城市的现状当成神话,更不要总拿“我身边都XXX月薪”,每个人的朋友圈不同,你月薪一万多,朋友圈和同事大多也都这个水平,这是由你所处行业和所在环境所决定的,
2、深圳的朋友们,现在深圳上班恢复正常了吗?情况如何?
没有,现在能正常复工的企业少之又少,复工条件还是比较苛刻,口罩,测温仪基本上都买不到,复工还在审批中,而且很多同事出不来,人员不齐也导致无法开工,现在暂时定的是17号,但具体17号能不能复工,还不清楚。现在外面很多餐饮行业还没开业,过来的同事有的自己做饭,有的叫外卖点餐吃,住的地方,村与村都是隔离起来的,出入要登记,戴口罩,量体温,多半时间还是待在家里或者宿舍多一些。
3、在深圳的小伙伴,现在深圳怎么样了,17号上班,该去吗?
目前深圳的情况还不太明朗,现在深圳已经开始扩大对返深人员的核查范围了,不只是湖北籍了,增加了湖南长沙,岳阳,邵阳,江西九江等地区的了,小区都开始控制出入了,给每家发出入证,一人一证,用完不补发,等到三月份再看具体情况来定,另外所有企业复工都需要向街道办提出复工申请,签复工承诺函,公司人员名单及湖北籍员工名单,准备不少于三天防疫物资(口罩,测温计,消毒水等),然后等安监办上门核查,如果核查不通过,就继续整改,据其他已经提交复工申请的公司人员说,核查很严格,不会轻易让复工,很多复工一天,又停了。
4、为什么感觉现在来深圳打工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个问题我想从我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最近我办公室辞职三人,注意:他们是辞职回内地,而不是跳槽在深圳另找工作。我同他们三个人都谈过话:第一个是一个漂亮的女生,湖南人,春节刚过就提出辞职。主要是她父母要求的,说孩子在深圳赚不到钱,又耽误了青春,看到网上说深圳那么多剩女,做父母的非常担心好白菜都烂在地里了,无论如何也要回湖南,现在长沙上班,
第二个是个95后小伙,厌恶深圳的高房价,在深圳看不到留下来的希望,要回去也要趁早,回武汉去找工作了。第三位是个八〇后,早年在南昌买了房,没有出租,一直空着,深圳房价节节攀升,实在看不到希望,早早回去,我还有一个熟人,早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模具的,因为上了年纪,加上深圳工厂越来越少,工作不好找,去年底就回内地了!所以从上面的几个人的选择可以看出来离开深圳有两大原因:一是高房价让年轻人看不到希望;二是深圳工厂关闭迁走很多,工作岗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