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 > 洛阳市 > 二程故里,理学朱熹二程二程是指谁

二程故里,理学朱熹二程二程是指谁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22 06:46:59 编辑:洛阳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理学朱熹二程二程是指谁

程颢 程颐
程颢和程颐
程颢 程颐

理学朱熹二程二程是指谁

2,两程故里的介绍

两程故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Ⅲ-330),1位于河南洛阳嵩县田湖镇程村,距洛阳70公里左右,是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两兄弟著述、讲学的地方。两程故里石坊位于程村东1公里处,是明英宗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敕建,上书“圣旨”,下书“两程故里”。

两程故里的介绍

3,北宋二程是洛阳人还是黄陂人

北宋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是河南洛阳人,生于湖北武汉黄陂区。
期待看到有用的回答!

北宋二程是洛阳人还是黄陂人

4,访二程故里 悟理学至高

周六和老公一同去了“二程”故里,尤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内心受到了触动和洗涤。 二程故里包含故居和文化教育基地。教育基地有四个展室——“程颐故居”、“二程讲学”、“视民如伤”和“理学祖庭”,每个展室都记录着程颐和程颢两位理学大家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成果,令我校师生代表深深地领略到了程氏家训的严谨和二程思想的精华之处。走进二程故居,古朴的砖墙青苔斑驳,参天的古树绿意仍在,密密麻麻的碑文上镌刻的是历史文化的积淀,著述楼的遗址上仿佛能看到二程治家、治学的身影。我校师生走进这所古色古香的建筑,用镜头一一记录下他们眼中看到的二程,看到的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熠熠生辉的思想精粹—— “理学”存在过的痕迹。

5,嵩县两程故里啥时候能开发啊

别,我觉得在中国“开发”的意思,就是将老旧的东西推倒、抹平。。再弄新的。。我宁愿去看现在的两程故里。。。但是,修补房顶和围墙之类的,不在我说的范围里。。

6,两程故里的故里由来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出自九百多年前一位远游他乡的黄陂书生之手。也就是这首《春日偶成》,让“云淡风轻”的黄陂名扬天下。   继大力打造盘龙城文化、花木兰文化品牌后,黄陂区又亮出了自己的第三张文化牌——“二程”文化名片,从成立“二程”文化研究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到决定重建文教巷二程夫子故居“程乡坊”、将城关镇更名为前川街、将滠水黄陂大桥更名为双凤大桥,并积极筹划二程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黄陂人对“二程”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迸发出前所未有的高度热情。 今天的黄陂区前川街文教巷,是一条不显山不露水的老巷,巷长不过数百米,宽不足两三米。在小巷中段,一户普通人家门墙上嵌立着一面石碑,碑上刻有“程乡坊,二程故居遗址。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出生地”字样。“程乡坊遗址”石碑所立,此处原有一座老牌坊,四柱三门,高六米、宽八米,用红砾砂石建成,顶端有一米宽的横额浮雕,上有人物花草风景,正中刻有宋体“程乡坊”三个大字,古朴庄重。可惜此牌坊在“文革”期间被毁。据考证,“程乡坊”最初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所建,当地人以此表示对二程夫子尊崇敬重之意。 至今仍耸立于滠水之畔、鲁台山之巅的双凤亭,仍然在向世人传诵着那个神奇的传说。据清康熙五年编《黄陂县志二程志》记载:北宋时,县城滠水河东岸上(鲁台山)有一“清远亭”,到南宋程颢、程颐两兄弟成为一代大儒后,黄陂知县为纪念二程夫子,于南宋理宗淳佑年间,取二程出生有“双凤投怀之兆”的传说,改“清远亭”为“双凤亭”。历史上,此亭几经焚毁剥蚀而坍塌,几经重建和修复。现存双凤亭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建。原黄陂县人民政府于1962年和1984年两次拨专款进行维修,并请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双凤亭”匾额,镶嵌于一层亭楼前正面。2002年,政府又拨专款对之进行了全面维修。   除了程乡坊、双凤亭,在黄陂,还遗存有为数众多的“二程故里”遗迹遗址,如鲁台望道、花柳前川、程夫子桥、聪明池、涵虚亭、二程祠(二程书院)、思贤堂、理趣林、流矢湖,在木兰山胜地有夫子台、白云洞、古贤堂等,这些遗迹遗址今天虽大多已不复存在,有些甚至在历史上因战火、天灾屡毁屡建,且每重建一次,规模就会扩大一次。而今天的黄陂与“二程”相关的地名、街道名或村名就更多了。可见,二程在黄陂的影响深远。 嵩县说: 公元1082年,程颐想在洛阳龙门山一寺院旧址讲学,就给时任西京留守的文彦博去了一封信。文彦博回信称“龙门久荒”,就把自己“伊阙南鸣皋镇小庄一址”,大概是他的一座“别墅”,连同“粮地十顷”送给了程颐,从此就有了著名的程颐广授门徒的“伊皋书院”。广为流传的程门立雪的典故,就是程颐和其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两程故里现存的古迹中,一是“两程故里”石坊,二是两程祠。石坊在程村东一公里处,是明英宗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敕建,上书“圣旨”,下书“两程故里”,当路矗立,蔚为壮观。明清时期官吏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而过,以尊旨敬程。来到两程祠,看到棂星门三个大字时,让人未进大门先生敬意。据程传石介绍,古时传说天上的文星即棂星,大门坊额上刻写此名,足以体现后人对两程旷世大儒的尊重之情。封建时代,棂星门每年只有二月、八月举行大典祭祀两程之日,或者皇帝和钦差大臣前来祭祀时才开中门。穿过第二道门坊诚敬门,就来到了道学堂。这里是祭祀两程的正殿,入门便看到两程的塑像和牌位,上挂宋理宗敕封的“理学亢宗”匾额,以及康熙钦赐的“学达性天”匾额。东西两边分别悬挂着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书写的“伊洛渊源”和“希踪颜孟”两块匾额。

7,二程属于河洛地区的著名人物吗

二程,即程颢和程颐,河南洛阳人,他们的学说也称为“洛学”,与同时代的张载所创的“关学”颇有渊源,二者理学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南宋朱熹正是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
搜一下:二程属于河洛地区的著名人物吗

8,二程的故居

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世称“二程”)生于黄陂县,今属(黄冈市红安县二程镇),并在此地生活学习了十五六年。二程创立的理学后来成为官方哲学,影响了中国七个世纪。自宋代始,黄陂修建双凤亭、二程书院纪念一代思想家。二程在陂留下的“鲁台望道”至今传为美谈。作为首部二程传记文学《理学双凤程颢程颐》的作者,裴高才在论坛上作了题为《开封走马黄陂县,祖孙三代六十载》的发言。他以正史、方志、宗谱与诗文名篇等经典为依据,系统地介绍了二程的祖父程遹从开封来到黄陂任县令、其父亲程珦在黄陂任县尉,以及二程生长于斯、学于斯的经历。并引用著名旅美学者、程颐第二十九世孙程德祥的说法:“黄陂是二程第一故里。”引起了两岸三地及海外学者的关注。黄陂县城西偏有草庙巷,是二程故里所在地,1370年(明洪武三年)立程乡坊以为纪念。该巷暑天无蚊,乡人传以为异。传说程夫人侯氏曾梦双凤投怀,于1032年(宋明道元年)在思贤堂生颢,次年生颐。后来二程长大返洛阳,并且成了著名思想家,人们为景仰缅怀先贤,便在县城里修了一座清远亭。南宋时改称双凤亭,取侯太夫人梦双凤生二程之意。一说二程聪颖过人,道德文章名满天下,人称双凤,亭因此而得名。1463年(明天顺七年)佥事沈靖复建于鲁台山麓二程祠内,1666年(清康熙五年)县令杨廷蕴移建于山上。嘉庆年间重修,1830年(道光十年)邑人刘云衢捐资再修,后又遭狂内吹倒。1848年县令萧恩荫召集邑人金光杰、周超献、周恒渠会议重建、增修石楹,环植林木,顿复旧观。现存建筑即为当时所置。亭中有石砌方形碑,四面镌刻有《重修双凤亭记》等碑文四篇,碑额上刻有双凤朝阳图等。“双凤亭”金字匾额,为1962年重修时郭沫若所题。除了程乡坊、双凤亭,在黄陂,还遗存有为数众多的“二程”遗迹遗址,如鲁台望道、花柳前川、程夫子桥、聪明池、涵虚亭、二程祠(二程书院)、思贤堂、理趣林、流矢湖,在木兰山胜地有夫子台、白云洞、古贤堂等,这些遗迹遗址今天虽大多已不复存在,有些甚至在历史上因战火、天灾屡毁屡建,且每重建一次,规模就会扩大一次。而今天的黄陂与“二程”相关的地名、街道名或村名就更多了。可见,二程在黄陂的影响深远。  鲁台山东边有湖名流矢湖,相传二程练习射箭,曾流矢于此。 鲁台山下有聪明池,在二程祠内,相传蛙不鸣,蚊不叫,旱不涸,水不溢,后掘土得一石龟,中有八卦,被人窃去,这四种奇怪现象不复存在。二程当年在此攻读,凿潭喻道,故池中筑亭,称涵虚亭。有碑文云:“半亩方塘一个亭,森森万象入虚明。百年心印今犹古,怪得蚊蛙不敢鸣。”池前数步为前川,即“傍花随柳”处,昔日花红柳翠,程颢曾有《春日偶成》诗记其在此春游之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二程祠前半里地有理趣林,二程当年读书时植柏为林,情与景会,理与心契,虽在陋巷,而乐得其趣。此外,白去洞、西郊桥(又称程夫子桥)、水台都是二程游经之处。 两程故里虽然两程一生不得志,但其对儒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却是历史尘埃所难以掩盖的。其实,程颐死后不久,中书郎刘魁上书皇帝毁去“党人碑”,才使两程“平反昭雪”,于是在其故居立祀。宋理宗封程颢为河南伯,封程颐为伊阳伯。元文宗则又分别加封为豫国公和洛国公。明代宗景泰元年(公元1455年),皇帝下诏命其故居为“两程故里”,并诏以颜孟例敕修规制,总面积4592平方米,坐北面南,整体布局为五节大院。两程出生于父亲任官的湖北黄陂,后来随父亲迁居洛阳履道坊。公元1082年,程颐想在洛阳龙门山一寺院旧址讲学,就给时任西京留守的文彦博去了一封信。文彦博回信称“龙门久荒”,就把自己“伊阙南鸣皋镇小庄一址”,大概是他的一座“别墅”,连同“粮地十顷”送给了程颐,从此就有了著名的程颐广授门徒的“伊皋书院”。

9,程门立雪故事的大概内容

  程是指宋代理学家程颐。立雪是指学徒站在雪中虔诚求道。“程门立雪”的原意是说: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着。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   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他与兄长程颢都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被世人称为二程。他们出身于官宦世家。兄长程颢字伯淳,长期居住洛阳聚徒讲学;程颐前后从事讲学和著书达30余年。二程思想各有侧重,程颢著有《定性书》、《识仁篇》等,程颐则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传世。因二人在重大问题上意见一致,后人对他们的思想言论不加细分,便将两人的语录和著作合编成《二程全书》。   现在,河南嵩县的程村,就是二程故里。村东还遗存有石碑一座,上书“圣旨”,下书“两程故里”。村中遗存有二程祠一座,祠中有道学堂大殿和两座讲堂,“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程颢、程颐在前人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哲学思想。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君王要治理好国家,必须“行以顺道”,以德为主,与法制兼顾。这些思想自成一家,独成体系。因二程一生主要活动在洛阳,所以,后人就把他们创立的这套思想体系称为伊洛学派。后来,经过朱熹的提倡、研究和深化,最终使二程的理学思想发展为“程朱理学”。   由于二程长期从事教育活动,桃李遍布天下,江河南北都有程门的弟子。就学有所成、名载史册的弟子就有数十人,如:开南宋理学先河的杨时,在中国理学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吕希哲、谢良佐、朱兴庭、游酢等人都是程门的嫡传弟子,中国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则是程门的四传弟子。当时,尽管程门素以教学严厉、清苦而闻名,但前来拜师求学的人仍络绎不绝,因此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

10,谁知道关于程门立雪的故事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 【原文】 [编辑本段] 杨时见程颐和于洛,是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瞑坐,时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出 处】 [编辑本段] 《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用 法】 [编辑本段] 偏正式;则谓语;比喻尊师重教 【近义词】 [编辑本段] 尊师重教、程门度雪、立学求道 【典 故】 [编辑本段]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着了。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是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各地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二程简介】 [编辑本段] 这则成语里的“程”就是指孝感著名理学家、“凤凰二程”中的弟弟程颐。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均为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颢、颐二人孩童时代读书求学于姥姥家———孝感董湖西北隅(今孝南闵集乡一带)。《孝感县志》云:“程子读书台,在县东五里,宋庆历年间,二程读书于此。”程子读书台又名“凤凰台”,因相传在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有凤集于东岗,产九子于其上而得名。二程在孝感学习、生活有十八年之久,平时即读书于其台之楼上,故也名程台。“其楼曰夜月楼,虚窗晃明,美景澄清,无屋舍烟火之凑密、儿童鸡犬之声杂,其澄心悟道,深究理学,伊洛学派亦肇基于孝感”。程颐十八岁后,游伊洛、进太学,就学于周敦颐,著《颜子好学论》等书,逐步创立了北宋著名的理学流派,形成独树一帜的“程朱理学”,其学说受到许多名彦硕儒的推崇。 后来,孝感百姓为了纪念二程,在程子港建起了二程祠,明末祠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孝感知县张擢士重建于东岳庙侧,形成著名的孝感古八景之一“程台夜月”。可惜该楼毁于1968年,今仅存遗址。 程是指宋代理学家程颐。立雪是指学徒站在雪中虔诚求道。“程门立雪”的原意是说: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着。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 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他与兄长程颢都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被世人称为二程。他们出身于官宦世家。兄长程颢字伯淳,长期居住洛阳聚徒讲学;程颐前后从事讲学和著书达30余年。二程思想各有侧重,程颢著有《定性书》、《识仁篇》等,程颐则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传世。因二人在重大问题上意见一致,后人对他们的思想言论不加细分,便将两人的语录和著作合编成《二程全书》。 现在,河南嵩县的程村,就是二程故里。村东还遗存有石碑一座,上书“圣旨”,下书“两程故里”。村中遗存有二程祠一座,祠中有道学堂大殿和两座讲堂,“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程颢、程颐在前人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哲学思想。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君王要治理好国家,必须“行以顺道”,以德为主,与法制兼顾。这些思想自成一家,独成体系。因二程一生主要活动在洛阳,所以,后人就把他们创立的这套思想体系称为伊洛学派。后来,经过朱熹的提倡、研究和深化,最终使二程的理学思想发展为“程朱理学”。
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11,程门立雪的出处

程门立雪[编辑本段]【注 音】 chéng mén lì xuě[编辑本段]【释 义】 程:指程颐。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编辑本段]【原文】 杨时见程颐和于洛,是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瞑坐,时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编辑本段]【注释】 ①选自《宋史·杨时传》。②属(zhǔ):撰写。 ③进士第: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录取后为进士。明清时称殿试考取的人。进士第,既考取进士,又叫进士及第。④翕(xī)然:形容一致,翕,也可以讲聚集。⑤南:方位词做动词用,意思是向南。⑥瞑(míng)坐:闭着眼睛坐着。[编辑本段]【译文】 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稍大一点既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拜见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编辑本段]【出 处】 《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编辑本段]【用 法】 偏正式;则谓语;比喻尊师重教[编辑本段]【近义词】 尊师重教、程门度雪、立学求道[编辑本段]【典 故】 杨时见程颐在洛阳,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是想学习,就去见程颐.见到的时候,他刚好在坐着打瞌睡.于是,杨时和一同前来的游酢一直站在那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编辑本段]【二程简介】 这则成语里的“程”就是指孝感著名理学家、“凤凰二程”中的弟弟程颐。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均为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颢、颐二人孩童时代读书求学于姥姥家———孝感董湖西北隅(今孝南闵集乡一带)。《孝感县志》云:“程子读书台,在县东五里,宋庆历年间,二程读书于此。”程子读书台又名“凤凰台”,因相传在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有凤集于东岗,产九子于其上而得名。二程在孝感学习、生活有十八年之久,平时即读书于其台之楼上,故也名程台。“其楼曰夜月楼,虚窗晃明,美景澄清,无屋舍烟火之凑密、儿童鸡犬之声杂,其澄心悟道,深究理学,伊洛学派亦肇基于孝感”。程颐十八岁后,游伊洛、进太学,就学于周敦颐,著《颜子好学论》等书,逐步创立了北宋著名的理学流派,形成独树一帜的“程朱理学”,其学说受到许多名彦硕儒的推崇。 后来,孝感百姓为了纪念二程,在程子港建起了二程祠,明末祠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孝感知县张擢士重建于东岳庙侧,形成著名的孝感古八景之一“程台夜月”。可惜该楼毁于1968年,今仅存遗址。 程是指宋代理学家程颐。立雪是指学徒站在雪中虔诚求道。“程门立雪”的原意是说: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着。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 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他与兄长程颢都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被世人称为二程。他们出身于官宦世家。兄长程颢字伯淳,长期居住洛阳聚徒讲学;程颐前后从事讲学和著书达30余年。二程思想各有侧重,程颢著有《定性书》、《识仁篇》等,程颐则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传世。因二人在重大问题上意见一致,后人对他们的思想言论不加细分,便将两人的语录和著作合编成《二程全书》。 现在,河南嵩县的程村,就是二程故里。村东还遗存有石碑一座,上书“圣旨”,下书“两程故里”。村中遗存有二程祠一座,祠中有道学堂大殿和两座讲堂,“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程颢、程颐在前人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哲学思想。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君王要治理好国家,必须“行以顺道”,以德为主,与法制兼顾。这些思想自成一家,独成体系。因二程一生主要活动在洛阳,所以,后人就把他们创立的这套思想体系称为伊洛学派。后来,经过朱熹的提倡、研究和深化,最终使二程的理学思想发展为“程朱理学”。 【将乐民间故事】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塑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入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程门立雪”就由此而来,成为千古佳句,流传至今。
【注音】  chéngménlìxuě  【释义】  程:指程颐。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  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原文】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2)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3)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4),时与游酢侍立(5)不去,颐既(6)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  1.选自《宋史·杨时传》。2.属(zhǔ):撰写。3.见:拜见。4.瞑坐:打瞌睡。5.侍立:恭敬地站在一旁。6.既:已经。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离开  【译文】  杨时字叫中立,是剑南将乐地方的人。小的时候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善写文章。年稍大一点既潜心钻研经史,宋熙宁九年,他考上了进士及第。当时,河南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孔子,孟子宏伟独到的学术,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被调去做官他都没有去,在颍昌以学生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吾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卧室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讣告同学的人。程颢死以后,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已四十岁了。一天,他去看望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游酢(音zuò)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程颐已经察觉的时候,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但他依然站在那里!  【出处】  《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用法】  偏正式;则谓语;比喻尊师重教  【近义词】  尊师重教、程门度雪、立学求道  【典故】  杨时见程颐在洛阳,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是想学习,就去见程颐.见到的时候,他刚好在坐着打瞌睡.于是,杨时和一同前来的游酢一直站在那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  【二程简介】  这则成语里的“程”就是指孝感著名理学家、“凤凰二程”中的弟弟程颐。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均为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颢、颐二人孩童时代读书求学于姥姥家———孝感董湖西北隅(今孝南闵集乡一带)。《孝感县志》云:“程子读书台,在县东五里,宋庆历年间,二程读书于此。”程子读书台又名“凤凰台”,因相传在晋穆帝永和四年(348年),有凤集于东岗,产九子于其上而得名。二程在孝感学习、生活有十八年之久,平时即读书于其台之楼上,故也名程台。“其楼曰夜月楼,虚窗晃明,美景澄清,无屋舍烟火之凑密、儿童鸡犬之声杂,其澄心悟道,深究理学,伊洛学派亦肇基于孝感”。程颐十八岁后,游伊洛、进太学,就学于周敦颐,著《颜子好学论》等书,逐步创立了北宋著名的理学流派,形成独树一帜的“程朱理学”,其学说受到许多名彦硕儒的推崇。  后来,孝感百姓为了纪念二程,在程子港建起了二程祠,明末祠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孝感知县张擢士重建于东岳庙侧,形成著名的孝感古八景之一“程台夜月”。可惜该楼毁于1968年,今仅存遗址。  程是指宋代理学家程颐。立雪是指学徒站在雪中虔诚求道。“程门立雪”的原意是说: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着。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  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程颐,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他与兄长程颢都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被世人称为二程。他们出身于官宦世家。兄长程颢字伯淳,长期居住洛阳聚徒讲学;程颐前后从事讲学和著书达30余年。二程思想各有侧重,程颢著有《定性书》、《识仁篇》等,程颐则有《易传》、《颜子所好何学论》传世。因二人在重大问题上意见一致,后人对他们的思想言论不加细分,便将两人的语录和著作合编成《二程全书》。  现在,河南嵩县的程村,就是二程故里。村东还遗存有石碑一座,上书“圣旨”,下书“两程故里”。村中遗存有二程祠一座,祠中有道学堂大殿和两座讲堂,“程门立雪”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程颢、程颐在前人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哲学思想。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万事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君王要治理好国家,必须“行以顺道”,以德为主,与法制兼顾。这些思想自成一家,独成体系。因二程一生主要活动在洛阳,所以,后人就把他们创立的这套思想体系称为伊洛学派。后来,经过朱熹的提倡、研究和深化,最终使二程的理学思想发展为“程朱理学”。  【将乐民间故事】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塑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入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程门立雪”就由此而来,成为千古佳句,流传至今。  【启示】  1.学习要坚持不懈2.尊师重教
文章TAG:二程故里二程故里理学

最近更新

  • 三角梅耐寒最低温度,三角梅零度以下会冻死吗

    三角梅零度以下会冻死吗会。它在3℃以上才可安全越冬,15℃以上方可开花。搜一下:三角梅零度以下会冻死吗?2,三角梅怕不怕冷三角梅,为热带植物,怕冷的!低于5℃会冻坏叶子和嫩枝,低于 ......

    洛阳市 日期:2023-05-06

  • 我的老师600字作文,我的老师600字

    我的老师600字2,我的老师作文600字1,我的老师600字是作文么先介绍你的老师,说说老师的性格,然后就是老师和你们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写2-3个最后总结说你们的老师是多么的敬业, ......

    洛阳市 日期:2023-05-06

  • 空心菜怎么吃,空心菜素炒怎么做?

    拌蒜空心菜配料详情空心菜大蒜500克,食用油2瓣,盐2汤匙,鸡精少许,蒜味少许,1.首先把空心菜切成小块,清洗干净,空心菜之后的烹饪时间不算太长,成分:空心菜500g,煮沸的具体步 ......

    洛阳市 日期:2023-05-06

  • 学本课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真是万能的吗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真是万能的吗哪有万能的要学模式呀!教学模式要灵活掌握,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学生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绝不能死搬硬套,最求形式。否则达不到好 ......

    洛阳市 日期:2023-05-06

  • 毛体书法,所到之处热情支持政府媒体高度关注

    毛体书法万里行得到了所到之处相关单位的热情支持,引起了当地政府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当地群众的热情好评,这个学习顺序书法需要一个对书法有很深认识的人才能写好,否则越写越到家,毛体书法万 ......

    洛阳市 日期:2023-05-05

  • 肺活量体重指数,女生比男生更具肺活量体重约46公斤

    越瘦、越矮或越小的人越小肺活量,女生往往比男生略小体重,肺活量与性别、年龄、种族、身高有关,体重对于女生,肺活量视年龄而定,一般18岁女生肺活量在500-0,计量单位:肺活量毫升, ......

    洛阳市 日期:2023-05-05

  • 如何选玉手镯,如何挑选好的玉手镯?看这里!

    所以在挑选选玉手镯时,需要观察其内外侧是否有断线,首先,如果选择选玉手镯,就需要看翡翠是否透明,2.选择选玉手镯时,应选择质地细腻、色泽鲜艳、无脏点、优质玉石晶莹如玻璃的品种手镯, ......

    洛阳市 日期:2023-05-05

  • 处女座明星,哪几个明星是处女座

    哪几个明星是处女座刘德华{0}2,有哪些明星是处女座的十二星座最适合嫁哪个明星,处女座是王源,看看你是什么!00:00/00:2070%快捷键说明空格:播放/暂停Esc:退出全屏↑ ......

    洛阳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