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农村里面晒粮食都是晒水稻,从来不会晒大米。为什么稻谷能晒,但是米不能晒呢,也干脆有人直接大太阳晒米,越晒越少,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是不能够晒米的,否则米就会越晒越碎,越晒越少,我是农村种植户,我来说一说我们农民是如何晒稻谷的,勤用晒耙翻动稻谷才能使稻谷晒干的快,晒的均匀。
1、农民怎么晒稻谷?
我是农村种植户,我来说一说我们农民是如何晒稻谷的。稻田里的稻谷成熟时,农民请来收割机手收割,在地里生长成熟的稻谷是不能直接加成大米的,也很难直接出售,因刚收割的稻谷含水份大,需要凉晒到含水量小于十五点的水份后,才可以加工成大米或者出售、存放。所以农民每收割完一块地稻谷后,就忙用自家的手扶拖拉机,把稻谷拉到水泥院中倒开或散开来晒,
也有农民因收割太多稻谷,院中小,没地方凉晒,就把稻谷拉到公路边凉晒。稻谷成熟的好,相比也就含水份较少,若天气晴朗凉晒一到二天也就干了,也可以出售了,反之,收割较早(青)稻谷含水份高,需要凉晒二至三天才行。在农民凉晒稻谷时还需要勤翻动它,有一种我们农村专业嗮粮食用的工具――晒耙,勤用晒耙翻动稻谷才能使稻谷晒干的快,晒的均匀。
2、农村老话说,“晒谷不晒米,晒米亏不起”,为什么大米不能晒?
以前在农村里面晒粮食都是晒水稻,从来不会晒大米,除非就是有些家里的米桶发霉了,或者是米生了虫子才会拿出来晒一下,否则绝对不会将米拿出来晒的。为什么呢?因为农村里面就有这么一句经验之谈:晒谷不晒米,晒米亏不起,也干脆有人直接说,大太阳晒米,越晒越少。平常我们晒稻谷的时候都是稻谷从地里拉回来后直接就摊开在地坪上直接翻晒,
以前还需要交公粮的时候就有村干部到每家每户督促,一方面是督促别人要及时交粮,另一方面就是看粮食晒干程度如何。如果没有晒干,是不允许去交粮的,而人们判断稻谷晒干是否达标,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随机拿几粒稻谷放嘴里咬一下。如果咬的时候感觉很硬,声音很脆则比较干,反之则需要继续晒,晒干了的稻谷存放也要更安全,否则也会出现在粮仓里面发热发霉的问题。
而且在脱壳的时候也很不好脱,而且,没有晒干的稻谷打出来的米,也容易发霉。为什么稻谷能晒,但是米不能晒呢?因为稻谷它外面有一层稻壳,这层稻壳不仅很厚,也很紧实,能够将里面的米粒紧紧的包裹住,在晒稻谷的时候,稻壳就很好的保护了里面的米粒。虽然在晒的过程中整个稻谷的水分含量在降低,但是里面的米粒在稻壳的保护下一直含有着一定的含水量,
而将稻谷脱壳成米粒后,米粒就失去了外面稻壳的保护。如果将米拉直接放在太阳底下晒,米粒将会彻底的失去任何的保护,里面的水份会很快的消失掉,而彻底失去水份的米粒会像是被锤了的钢化玻璃一样形成很多的裂缝,稍微一碰就会散掉,而最后一整粒米就会变成一堆散碎了的碎米。所以,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是不能够晒米的,否则米就会越晒越碎,越晒越少,
3、农村公路不是晒粮场,如何解决农民集中晒粮问题?
谢谢邀请答题!!!这个问题的情况在我的家乡是存在的。只从村村通,户户通公路之后,这条3米宽的马路,对于农民来说也派上了大用场,不光是单一的走人,骑摩托车和小车通行了,秋收过后,趁着好天气,就会把黄豆杆,红小豆藤,收的玉米粒,红薯藤,甚至酿酒后的酒糟都会散开铺在整个路面晾晒。这对行人出行,小车通过,都存在安全隐患,
尤其是摩托车通过,害怕藤条搅到车轮上。外地车从上面走一趟,还真害怕老乡会撵出来,说把他的粮食压坏了,其实现在,农村种的农作物没有以前多了,收入也减少了,各家个户门口都有小院子,也够晾晒,无非就是要多晒几个太阳,不是赶上下连阴雨,真没必要把一些粮食散在马路上晾晒,对出行和车辆通过,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