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所改为了江夏,这便是湖北在历史上最早称鄂的开始。熊红又在鄂地建立了宏大的鄂王城(今属大冶),惟楚有才”的“楚”不是指湖北,也不是指湖南,综上所述,历史上的楚地不仅仅是指湖北、湖南,其它地方也都有楚人属地,湖北改“鄂”为“楚”对于提升两荆的形象诺多有助力,特别对于荆州近年来着重打造的历史文化名城定位更相得益彰。
1、为什么湖北的简称为“鄂”?
为什么湖北的简称为鄂?湖北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省级行政区。省会城市为武汉,它位于长江中部,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湖北地处中国中部,东临安微,西接重庆,西北接壤陝西,南临江西与湖南,北与河南毗邻,全省面积有18.59万平方千米。湖北为什么称鄂?大概在四千多年前的远古末期,长江,黄河流域有大量的鳄鱼繁殖生存(就是今天的扬子鳄),
古代鳄鱼叫鼍,现在已属濒危保护动物。在远古时期,中部有一个小民族部落,专以捕鼍为生,而他们所奉的图腾也是鼍,而他们部落的名字就叫噩。后來,这个小部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国名就叫鄂国,后來,中部有一楚国逐渐强大起来,到了周夷王时,楚公熊渠就以武力灭掉了鄂国。熊渠又封自己的二公子熊红为鄂王,治所就在鄂地。熊红又在鄂地建立了宏大的鄂王城(今属大冶),
到秦统一中原后,在鄂东南设置了鄂县。三国时,孙权又迁都鄂县,并将鄂县改名为武昌(以武而昌盛之意),这个武昌不是今天的武昌,而是在鄂州一带。那时的武昌叫江夏,到隨朝时,又在鄂东南设置了鄂州。治所改为了江夏,这便是湖北在历史上最早称鄂的开始,到了元朝,朝庭又设置了荆湖路行省,后为湖广行省。治所在鄂州,就是今天的武昌,
2、湖北有没有可能改鄂为楚,真正的复兴楚文化?
湖北改“鄂”为“楚”对于提升两荆的形象诺多有助力,特别对于荆州近年来着重打造的历史文化名城定位更相得益彰。古楚国都城郢城就是今天的荆州地区,荆州建城从春秋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千多年的岁月,其古城墙历经多次损坏与重修,迄今最后一次翻修于明清时期,在中国七大古城墙中排名第二,。,。,。这一切累累的历史当面,还是败给了原武昌更名前的鄂州,近一个世纪来荆州终于沉寂下来了,
3、惟楚有才的“楚”,指的是湖南还是湖北?有何依据?
惟楚有才”的“楚”不是指湖北,也不是指湖南。它是以楚文化为背景,对楚人、楚地的一种概称,“惟楚有才”的历史说法。一是始说,《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这里的杞梓、皮革喻指优秀的人才(《晋书·陆机陆云传评》载:“观夫陆机陆云,实荆衡之杞梓,
”)。左丘明的意思是:楚族人才济济,晋国士大夫没有楚人有才能,那个时期,楚人的智慧与才能享誉天下。二是岳麓山说法,清代嘉庆年间,袁名曜任岳麓书院山长。他想给书院写一副门联,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贡士张中阶闻之,应声对曰:“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
”这副对联中的“楚”是指以岳麓山为中心的潇湘文化地域,对联的意思是,楚地有才学,以这里为最多。三是新中国开国元首毛泽东的家乡之说,毛泽东的家乡是湖南。毛泽东的才华和能力在历史上和全世界可谓绝无仅有,因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湖南楚湘文化在当今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楚族人的起源与发展,《国语·郑语》和《史记·楚世家》有着明确的记载,祝融八姓之一的芈姓即为楚族。
自季连开始,楚族已具雉形,楚族起源于河南的嵩山、新郑一带,后南迁丹阳。春秋战国时期楚人大肆攻伐南方蛮人,蛮人归附楚族,成为了楚族人的一部分,楚族由此发展状大,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主要族种之一,楚族人的历史属地,历史上出现过两个楚国实体政权,一是春秋战国时代周成王册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建国后,楚族人奋发图强,成为春秋五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