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滕州、洪州、隆州三处筑有滕王阁。“鹤汀凫渚”写滕王阁周围之景,是近景,明代陈文烛在其撰写的《重修滕王阁记》中,言李元婴,当年的滕王阁早已不复存在,今天的《滕王阁序》依旧脍炙人口!,当然比滕王阁诗更出名的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了,尤其是摹写景物,手法灵活多变,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滕王阁序》好在哪里?
《滕王阁序》是古代骈体文中的精品,熔对偶、声韵、用典、辞藻于一炉,句式整散结合,势如流水。尤其是摹写景物,手法灵活多变,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一)美在色彩缤纷文章泼墨如水,极写景物的色彩缤纷。“飞阁流丹”中的“丹”,“层峦耸翠”中的“翠”,“青雀黄龙之舳”中的“青”和“黄”,尤其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两句,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之美。
积水退尽,寒潭清明,碧绿如蓝;山峦暮霭,折射夕阳,呈现紫色,上句着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浓淡对比中写尽九月之景。(二)美在远近变化《滕王阁序》写景不仅各尽其美,且有层次的远近变化,“鹤汀凫渚”写滕王阁周围之景,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写山峦、川流、湖泊是中景,“云销雨霁”写水天浩渺,是远景。(三)美在浑然一体“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危阁高耸,俯仰生姿,相映成趣,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绝唱,蓝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相映曾辉,羡煞画师!(四)美在虚实相映作者登高而赋,目接八方,思骋千载,实写眼前之景,虚思千古之情。借听觉联想“渔舟唱晚”,“彭蠡之滨”的鱼歌和“衡阳之浦”的雁声,使读者对景物有具体的感受,激发出读者的共鸣,当年的滕王阁早已不复存在,今天的《滕王阁序》依旧脍炙人口!。
2、《滕王阁序》中的滕王是谁?能不能介绍一下他的生平?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大家知道李渊最小的儿子是谁吗?就是今天要介绍的这位,建筑大师兼绘画高手李元婴。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上面是滕王阁诗,作者是王勃。当然比滕王阁诗更出名的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谓是妇孺皆知的名句。江西南昌滕王阁,也因王勃的一篇文章而名满天下,当然一同出名的,还有滕王阁的建筑者,滕王李元婴。李元婴(630年―684年)是唐高祖与柳宝林所生,是李渊的最小的儿子,生于贞观四年。李渊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就这样白白拱手送给儿子了,
可是李世民在玄武门干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就派尉迟敬德全副武装地去逼宫。李渊强行镇定,夸奖了李世民几句,当然如果他当慌了,他就gameover了。在这之后不久,李世民就被立为太子,很快之后他又当上了皇帝,李世民对他老爹李渊可不厚道。不仅把他老爹赶出原来的寝宫,还在夏天丢下他老爹自己出去避暑,
而且还在宴会上阴阳怪气地调侃的老爹。所以当我们都称李世民是一个贤君的时候,也应该全面的看问题,好了我们回到李元婴。滕王李元婴先后派驻金州(今陕西安康)、滕州(今山东滕州)、洪州(今江西南昌)、隆州(今四川阆中),在滕州、洪州、隆州三处筑有滕王阁!李元婴是因为被封于滕州才叫滕王,那他为何会辗转迁徙各地呢?原来李元婴是一个贵族公子哥,擅长过奢侈生活。
但是你要真把他分到一个地方,让他管理民政,这就不是他的特长,唐贞观十三年(639年)李元婴受封为滕王,食禄滕州。李元婴到山东封邑后,就开始了嗨皮的生活,骄奢淫逸,大兴土木,当地民愤极大,他还是个建筑学家,盖了不少精美的亭台楼阁。这也给当地的百姓们增加了不少的负担,李元婴还很会敛财。当时他和蒋王李恽以能敛财而著称,
唐高宗李治赏赐诸王时,唯独没有赏赐他俩。而是赏给他俩两车麻,并对他俩说,滕叔蒋兄能自经纪(指善于敛财),我就不赐给你们东西了,给你们两车麻,留着作穿钱的绳子吧!老百姓不买他的账,无奈之下,高宗李治只好将他贬到苏州,李元婴到苏州后,很快又调任为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生活安定之后,李元婴就又想建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