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943-约962),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鼻祖,在北宋绘画史上董源,范宽和李成并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画家,董源出生于江西钟灵(今江西进贤县),董源,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宗师,南唐宗师李靖为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董源是北宋时期的人物,董源曾任南唐北苑副使,故称“董北苑”。
在北宋绘画史上董源,范宽和李成并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画家。董源以草木沉郁、风雨飘摇画江南风光,李成画齐鲁风光,范宽画关中山川,苍劲有力,三者性格、风格,都有“标示航向百代”的美誉。后人称为董源,南派山水画的创始人,主要生活在南唐中期,生卒年不详,本名舒达,钟灵人。董源曾任南唐北苑副使,故称“董北苑”。风景画是他的专长。与北方山水画家不同,他不是先确立主线的风格,而是用无数的苔点和线来描绘景物。此外,他还画了牛、虎、龙和水。董源《夏静山口待渡》、《苏龙郊区》、《潇湘图》、《霍山行旅图》等作品,但《潇湘图》最能代表他的绘画风格。
2、 董源是哪个朝代的人物?董源是北宋时期的人物。董源(943-约962),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鼻祖,董源出生于江西钟灵(今江西进贤县),董源,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宗师,南唐宗师李靖为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他擅长画风景,作品有人物和野兽,他的山水一开始是学郝静的,笔法厚重豪迈。后来他用江南镇山的实景作画,不是怪笔,疏林远树远幽,形如麻皮,后人称之为“匹马”。山顶长满了细密的青苔,水是明亮的,云是阴郁的,峰峦出没,朱婷溪桥充满了真理,米芾称自己的画“平淡天真,唐代无此”。现存作品有《夏静山口待渡》、《潇湘图》、《峡山图》、《溪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