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个经常闹水灾、地震地方、真不是一个能工作和生活的好地方。但由于成都总人口约为1600万,故人均GDP略低于武汉,如果说要在这两个城市生活,就需要自己准确定位了,武汉是腾飞的“巨龙”,那成都便是高速飞驰的“火车头”,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为这座城市带来长足的机遇与发展,虽说成都的地理位置与武汉相比,有少许差别。
1、武汉和成都哪生活好?
本人截止到现在没有去过武汉,也只是通过新闻报道,地理知识、朋友介绍等方面,对武汉有所了解。先来说说,对武汉的直观感受:大江大河大堤坝,可以说武汉是围绕着水在转动的城市,另外一个,武汉地理位置绝佳,我们在地图上可以明显发现南北纵横,东西交贯。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九省通衢,可想而知,交通是何等的发达与便利,
交通发达代表经济发达,武汉三镇目前总人口1100万。2018年武汉国民生产总值接近1.5万亿,人均GDP突破13万元,可以这样讲,武汉就是中部城市高速腾飞的“巨龙”。成都:我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言表,也就实事求是地做些说明,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良好的基础设施,为这座城市带来长足的机遇与发展,虽说成都的地理位置与武汉相比,有少许差别。
但成都在发展定位上,采取“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策略,在2019年当中,国民生产总产值同样突破1.5万亿,但由于成都总人口约为1600万,故人均GDP略低于武汉。所以,这两个城市各有定位,在经济发展上都各有特色,“你追我赶”,“不分胜负”,如果说要在这两个城市生活,就需要自己准确定位了,武汉是腾飞的“巨龙”,那成都便是高速飞驰的“火车头”。
2、武汉、成都、杭州、重庆、南京,哪个更适合工作和生活?
不请自来武汉我没去过,但是听说那里的夏天很热,跟重庆有得一拼,热干面很出名,可我却没有兴趣。武大樱花开得很美,可疫情过后的武汉,应该会受到影响,杭州,一个互联网电商快速发展的城市,有阿里巴巴,有马云代言,有江浙沪包邮的便利。在我这个外地人印象里,除了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形容,好像就没有其他太多的内容感,
有可能我不是本地人的原因吧。重庆,一个我待了三年的城市,火爆脾气,火辣美食,火热夏天为标签的直辖市。吃是真的多,也是真的辣,老火锅太好吃了,这确实是属于人家重庆的传统发源,成都就不要争论了,虽然我是四川人。路陡山多,不是上坡就是下坡,怕累的就不适合了,气喘吁吁是常有的事,魔幻地形,导航是没有用的,路痴就不要来了,转到你怀疑人生。
鬼知道我当初在洪崖洞转了几圈只为找一个出口,重庆本地人的脾气是真的火爆,打架骂街的已经见怪不怪,曾经在机场遇到重庆航班晚点,那一伙重庆人差点没把候舱室给拆了。吓得我赶忙躲远点,身边也有一些重庆土著,不得不说重庆是一个包容性很差的城市,有点排外。不能以偏概全,但这是给我的真实感受,重庆土著很爱一口一个我们重庆怎么怎么,我们重庆崽儿不得受外来的欺负......等等措辞让人听着很不舒服。
虽然我从没拆穿过他,我只是选择了在一毕业就立马滚回我的大四川。成都,家乡省会,一个有着巨大虹吸效应的城市,吸引着来自四川各地的人才劳动力,甚至某些周边省份的部分人。不吹不擂,成都可能没有拿得出手的高科技,没有太多本土滋生的名气品牌,就连本土做得很好的美好集团,都只是在四川出名,外省基本都不吃美好火腿肠。
可是成都包容,年轻,时尚,街头小吃盛行,地铁口各种小吃贩卖,虽然城管在赶,可这就是我喜欢成都的一点,接地气,况且那些小吃太好吃了。如果你来自外地,相信你一定会爱上三轮车上贩卖的各种小吃,晚上下班回家都不用做饭,随便买一点就可以填饱肚子,小区外卖也是生活气息浓厚,夏天想吃夜宵了就去楼下,保你能买到好吃的。
来自四川各地的摊贩聚在一起叫卖,大家都在这座城市打拼,没有地域歧视,也没有本地保护主义,这才是适合居住的城市,每每说到这些,我就想起曾经待在成都的日子。周末逛逛街,吹吹风,茶馆里喝喝盖碗茶,火锅串串解个馋,冒菜烧烤打个包,就是这么惬意,如果你爱上了麻将,那不用愁麻友,三两场打下来就已经交到了朋友,最好在找个四川的妹子娶了,或者嫁个贴心的四川“耙耳朵”,生活简直不要太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