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龙江 > 绥化市 > 历历,历历在什么

历历,历历在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4-06 18:05:24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历历在什么

历历在(目)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
历历在目
历历在目
历历在耳 历历在目

历历在什么

2,历历是什么意思

“历历”的意思如下:一、清晰貌。1、《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2、【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3、【宋】孔平仲《月夜》诗:“更登高处望,历历见湖山。”4、【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桂庵》:“景物历历,如在目前。”5、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六:“两岸的风物都历历如画。”二、逐一,一一。1、【唐】韩愈《送李正字归》诗:“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2、【明】高启《门有车马客行》:“对案未能食,历历问桑梓。”3、【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4、【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同治壬戌十月初七日》:“计看此俱已三过,故历历翻去,殊不费目力。”三、排列成行。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2、《楚辞·刘向<九叹·惜贤>》“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3、【汉】王逸注:“蠡蠡犹历历,行列貌也。”4、【宋】司马光《静斋》诗:“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四、象声词。1、【唐】曹唐《赠南岳冯处士》诗:“穿厨历历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2、【元】耶律楚材《再用张敏之韵》:“悲歌声历历,雅调韵洋洋。”3、【明】高启《鹤瓢》诗之二:“醉听树头风历历,还疑秋傍九皋鸣。”

历历是什么意思

3,历历

您好! 历历在目 历历在目 ( lì lì zài mù ) 解 释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出 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座青州城正临在北窗之下,见州里人家,历历在目。” 又【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开元,唐玄宗年号)事,分明在眼前。” 事 例 雾开,峰峦~,登陟有路。 ★《清史稿·觉罗武默讷传》 用 法 可用于指眼前情景,也可用于对往事的回忆。 近义词 一清二楚、历历可数 反义词 模糊不清、忽隐忽现 也作 历历可见 例句 梁衡:“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游鱼碎石,~。” 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 宋·陈善《扪虱新话·窦灌田#骂坐》:“想其使酒骂坐,口语历历如在目前。”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138460.html?wtp=tt
历历在目
历历( 在)(目 ),默默( )( ),步步(为营 )( ),侃侃(而谈 )( ) 付之( 一)炬,无可非( 议),如( 意)算盘,(抑 )扬顿挫
历历在目

历历

4,历历是什么意思

历释义:1、经过:经历。来历。阅历。历尽甘苦。2、经过了的:历程。历代。历史。历来。3、遍、完全:历览。历数(shǔ)。4、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历法。历拼音:lì笔顺:一ノフノ扩展资料汉字笔画:相关组词:1、藏历[zàng lì] 藏族的传统历法,是唐代从内地传过去的。基本上跟农历相同,但为了使十五那天一定是月圆以及宗教上的理由,往往把某一天重复一次,或把某一天减掉,例如有时有两个初五而没有初六等,即所谓“重日”和“缺日”。2、西历[xī lì] 通称公历、阳历。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3、回历[huí lì] 伊斯兰教历的旧称。4、历险[lì xiǎn] 经历危险。5、历时[lì shí] (事情)经过时日。
历历拼音:lì lì解释:1. 清晰貌。2. 逐一,一一。3. 排列成行。4. 犹历录。5. 零落貌。6. 象声词。
【中文】:历历【解释】:[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非常清晰。【组词】:历历可数,历历在目【探源】:指分明可数。(1)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2)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年,分明在眼前。”【近义词】:屈指可数、历历在目、一清二楚【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原句是在红楼梦中的“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 ”意思是:在闺阁之中有不少值得记载的人。闺阁中,指代才女。因为古代很少有人为女子作传写书,作者此言意为,才女很多,传记、史书不能只为男人专利,应该写一下闺阁之中的才女。历历,指(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整句意为:然而闺房女子中原本清清楚楚地有这些有才有德之人,万万不能因为我的没出息,为了掩饰自己的短处,就连这些美好的女子也一并抹灭掉。转自另一人的回答

5,历历的意思急急急

历历在目 ( lì lì zài mù )解 释  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历历:清楚、分明。 近义 :一清二楚 历历可数   反义 : 漆黑一团 昏天黑地   用法:可用于指眼前情景;也可用于对往事的回忆。一般作谓语、补语。  结构:偏正式。  英译:leap up vividly before the eyes
http://baike.baidu.com/view/882505.htm-------------baidu baike
历历:清楚、分
【中文】:历历   【拼音】: lì lì   【英文】:[distinctly;clearly]   【解释】:[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   【组词】: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探源】:指分明可数。   (1)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年,分明在眼前。”   【近义词】:屈指可数、历历在目、一清二楚   【反义词】:漆黑一团、昏天黑地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编辑本段基本解释  [distinctly;clearly] [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   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编辑本段详细解释  1. 清晰貌。   《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唐杜甫 《历历》诗:“历历 开元 事,分明在眼前。” 宋孔平仲 《月夜》诗:“更登高处望,历历见湖山。” 清·田兰芳《哀袁信菴(袁可立孙)》:“屈指甲辰才几日,为欢历历记当时。”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桂庵》:“景物历历,如在目前。”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两岸的风物都历历如画。”朱自清《温州的踪迹》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   2. 逐一,一一。   唐 韩愈 《送李正字归》诗:“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明 高启 《门有车马客行》:“对案未能食,历历问桑梓。”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 南京 酒也,此 苏州 酒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同治壬戌十月初七日》:“计看此俱已三过,故历历翻去,殊不费目力。”   3. 排列成行。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楚辞·刘向<九叹·惜贤>》“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 汉 王逸 注:“蠡蠡犹历历,行列貌也。” 宋司马光 《静斋》诗:“聊窥碧甃缺,寒草生历历。”   4. 犹历录。   《诗·小雅·斯干》“约之阁阁” 毛 传:“阁阁,犹历历。” 马瑞辰 通释:“《传》云:阁阁犹历历者,谓束板历录之貌。”参见“ 历录 ”。   5. 零落貌。   清 钱谦益 《东归漫兴》诗:“招魂倘有 巫阳 在,历历残棋忍重看。”   6. 象声词。   唐 曹唐 《赠南岳冯处士》诗:“穿厨历历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 元 耶律楚材 《再用张敏之韵》:“悲歌声历历,雅调韵洋洋。” 明 高启 《鹤瓢》诗之二:“醉听树头风历历,还疑秋傍九皋鸣。”
[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
很清楚,像映出来的
文章TAG:历历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