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龙江 > 绥化市 > 赵孟頫字体,书法家赵孟頫擅长的是什么书体

赵孟頫字体,书法家赵孟頫擅长的是什么书体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29 08:57:53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书法家赵孟頫擅长的是什么书体

书法家赵孟頫擅长的是楷书

书法家赵孟頫擅长的是什么书体

2,赵孟頫五字楷书怎么写

[五]这个字赵体写法范例.如图所书:

赵孟頫五字楷书怎么写

3,赵孟頫三门记是什么字体

楷书,纸本,纵:35.8厘米,横:283.8厘米。

赵孟頫三门记是什么字体

4,哪有赵孟頫的字体下载急用

http://www.nipic.com/show/4/70/7f096b1e838784de.html
字体都是后人临摹的,且制作成字体后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如果就需要几个可以考虑找字帖扫描。

5,赵孟覜的书法吗

是赵孟頫吗? 他是元初书法家,字体清秀俊逸,人称赵体。与欧,颜,柳三家,并称四大家。他本为南宋皇族后裔,宋亡之后,屈膝做了元的官吏,在民族气节上,已遭后人非议。在元朝,他竭力讨好蒙古上层阶级,以求高升。他嫉妒同时代的大书法家鲜于枢才比己高,大量收购鲜于枢的书法作品,并将其销毁,使之不能流传于世。最后又将其陷害致死。所以,有人认为,赵孟頫的柔媚字迹中透露着奴颜媚骨,这就是他书法艺术与人格之间的矛盾。正是这样,使他成为明清书法评论家最有争议的人物,同时诋毁他书法和人格的也大有人在。
赵孟頫,你的最后一个字敲错了。

6,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的頫字怎样

您说的这个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不存在的,出现的只有该字的繁体形式——頫。 “頫”字是“俯”字的繁体字,用紫光拼音输入法可以输出。 元代著名画家赵孟頫用的应该就是这个字,读音是:fu(三声)。
頫(1) 同“俯”,低头,面向下;〈异体:俛〉。(2)用于人名,如:赵孟頫。【说文】低头也。从页逃省。太史卜书頫仰字如此。扬雄曰:人面頫。【徐铉曰】頫首者,逃亡之貌,故从逃省。今俗作俯,非是。或作俛。 又【玉篇】靡卷切,音缅。义同。 又【广韵】【韵会】【正韵】他吊切,音糶。【周礼·春官·典瑞】頫聘。【注】大夫众来曰頫,寡来曰聘。又【秋官·大行人】殷頫以除邦国之慝。【注】殷頫,谓一服朝之岁也。一服朝之岁,五服诸侯,皆使卿以聘礼来頫天子。又【小行人】存、頫、省、聘、问,臣之礼也。【疏】存、頫、省三者,天子使臣,抚邦国之礼。聘、问二者,是诸侯使臣行聘。【左传·昭五年】享頫有璋。【注】頫,见也。【释文】頫,他吊反。又他雕反。 又【尔雅·释诂】頫,视也。【注】谓察视也。【张衡·思玄赋】流目頫乎衡阿兮,睹有黎之圯坟。 又【集韵】他刁切,音叨。盥也。 【韵会小补】古音流变,字亦随异,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复音俯矣。
fu 3声,同“俯”,低头的意思,和他的字“子昂”的“昂”相对。他还有个族兄赵孟坚,字子固。“坚”和“固”相近。古人的名和字是相关联的。

7,赵孟頫书法

赵孟頫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世称“赵体”。相传他能日作楷书万字,“下笔神速如风雨”。赵氏楷书中有不少上乘之作,如《三门记》结体宽博深稳,运笔酣畅圆润,最适合当字帖。赵氏传世作品以行楷居多,大多用笔精到,结字严谨,如《赤壁赋》堪称经典之作。 赵体楷书的特点,概括有三: 第一,赵氏在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削繁就简,变古为今,其用笔不含浑,不故弄玄虚,起笔、运笔、收笔的笔路十分清楚,使学者易懂易循; 第二,外貌圆润而筋骨内涵,其点画华滋遒劲,结体宽绰秀美,点画之间彼引呼应十分紧密。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形体端秀而骨架劲挺。学者不仅学其形,而重在学其神; 第三,笔圆架方,流动带行。书写赵体时,点画需圆润华滋,但结构布白却要十分注意方正谨严,横直相安、撇捺舒展、重点安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赵体的特点。另外,他书写楷书时略掺用行书的笔法,使字字流美动人,也是赵体的特点之一。 胆巴碑 赵孟頫楷书帝师胆巴碑卷 纵33.6厘米×横166厘米纸本。书于延佑三年(1316年)。卷后有清姚元之、杨砚、李鸿裔、潘祖荫、王懿荣等人跋。钤有清许乃普等人收藏。《东图玄览》《清河秘箧表》《南阳名画表》《式古堂书画汇考》等书著录。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碑是赵孟頫奉元仁宗敕命撰写的,时年六十三岁,为赵氏晚年碑书的代表作。 明王世贞认为赵孟頫晚年书法“规模李北海”,此卷笔法秀媚,苍劲浑厚,独具风格, 于规整庄严处见潇洒天真的韵致,可谓笔笔提起,字字挺拔,充分体现了赵体书法的风韵和神采。虽取法李邕的《岳麓寺碑》,但又较之舒展放松,去其险佻之势,化为端庄肃穆,雄遒苍健之姿。运笔和间架均出于二王,凝重古朴,“老劲可喜”。 赵书虽秉承传统,却不为陈法所囿,往往能根据不同的需要变换书体,但不论怎样变,又都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因此,他的书法既有深邃的传统基础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卓然不群。
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赵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其父赵与訔曾任南宋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赵孟頫的书法,因熟而俗,这是董其昌的评价。不过,作为入门规范训练,还是不错的。赵孟頫与夫人管道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1263-1323)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楷草书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王世懋称:“文敏书多从二王(羲之、献之)中来,其体势紧密,则得之右军;姿态朗逸,则得之大令;至书碑则酷仿李北海《岳麓》、《娑罗》体。”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于篆书,他学石鼓文、诅楚文;隶书学梁鹄、钟繇;行草书学羲献,能在继承传统上下苦功夫。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虞集称他:“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晋、唐书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同时代的书家对他十分推崇,后世有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
文章TAG:赵孟頫字体赵孟頫字体书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