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按这种大线条的划分,当然是北方方言人口最多。说到谁的闽南语更正宗的问题两地必定互不相让,谁都说是自己的最正宗,在广东,有三大方言区,其中,讲粤语方言大约为6700万,广东讲客家话大约为2300万,广东讲闽南方言的潮汕话和雷州半岛附近的雷话、电白黎话的共有3000万。
闽南语以泉州市和漳州市两系口音为主,厦门是泉州漳州口音混合体,所以厦门听懂泉州口音也能听懂漳州口音,泉州人跟漳州人交流闽南语,不能全部听懂,时常用普通话交流,福建省地级市人口最多的人讲闽南语,是泉州市,超过了漳州和厦门的总和,泉州市有850万人囗,海外泉州祖籍人囗也有800万,大部分在东南亚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现在还保留着泉州闽南语口音,台湾省的闽南人大部分从泉州漳州迁移过去,也是泉州漳州口音综合体,与厦门口音比较接近,闽南语歌曲是台湾省最先流行也以台湾省闽南语口音为主,三明市的大田尤溪部分地方,浙江省苍南平阳部分地方会讲闽南语也是泉州市南安迁移过去的,曾经在江西省三清山下遇到会讲闽南语,据当地人说是从泉州市的永春县迁移过去的,交流基本上都能听懂。
2、哪里的闽南语最正宗?
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无聊很片面,何为正宗、正宗的标准是什么?历史上最早的闽南语是泉州,晋代从中原躲避战乱迁至泉州,而漳州为唐代河南固始人,开漳圣王陈元光父子带大批河南人所建立的,漳泉两地同讲闽南语(河洛话),但在口音上有所区别,基本上互相之间都能用闽南语交流,只因口音上的区别有些地方的具体称谓不相同,导致相互之间交流沟通会相对吃力一些。
说到谁的闽南语更正宗的问题两地必定互不相让,谁都说是自己的最正宗,当历史走到了明清以来,两地百姓大量向厦门和台湾迁移,两地的百姓就在厦门及台湾进行了融合,从而应运而生出另一种闽南语口音,而这一种口音刚好融合了漳泉两地的闽南语发音,而讲这种口音的人无论是在漳州,还是泉州都能更方便的交流和沟通。而这种口音主要体现在大量的吸取了漳州口音的声母,又吸取了大多数泉州发音的韵母而形成的混合音,
而到了近代厦门成了主要的贸易港口,渐渐成为闽南和台湾的中心,到了现代国家主要提倡使用更为让闽南人都能通俗易懂的口音,所以在电视广播及通用闽南语上选择了厦门口音。而台湾大多数口音也属漳泉混合音,所以现代通行的口音主要还是以厦门及台湾的口音为主,这主要还体现在闽南语歌曲上,闽南歌的唱腔还是使用了厦门和台湾的口音去唱,
3、说哪个方言说的人多?为何?是闽南语、粤语或客家话?
我国的方言是很复杂的。但较正式的学术界意见认为,我国可分为八大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又称为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粤方言,赣方言。当然,也有人讲闽北方言和闽南方言归于同种方言闽方言的,我有同学在福建,他说两种话差很远,互相不容易交流。其中,北方方言把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都包括在内,
使用人口达3亿以上。很显然,按这种大线条的划分,当然是北方方言人口最多,实际上,同时北方方言,四川话与东北话明显差别比较大。不用说这么远的距离,各地人所谓的被学术界认定归属于同一种方言的语言差别很大,即使是同一小地方,比如我知了哥生活的广东粤西的地级市茂名,同属于粤语又称为白话的高州话与化州话都有不少差别,我刚开始到化州一些乡村,只能大约听懂他们白话的约六七成,
刚开始,很多时候觉得听得很吃力。在广东,有三大方言区,其中,讲粤语方言大约为6700万,广东讲客家话大约为2300万,广东讲闽南方言的潮汕话和雷州半岛附近的雷话、电白黎话的共有3000万,加上其它省和海外华人的使用,粤语方言估计约为1.2亿人,闽南方言为8000万,客家方言为8000万左右,我家人就讲3种方言,我父亲从小讲客家话,我母亲讲白话,我内人讲电白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