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南考生突破100万,有人说是106万,而本科投档人数仅有30万人,即是有70万考生与本科无缘,可见河南考生的不容易啊。个人认为,如果下发通知对河南考生也是非常好的,毕竟河南考生竞争真的很激烈,考上本科大学真的是不容易,而部分考生被录取了,只是因为专业被调剂成不喜欢的专业,就选择了复读,真的是浪费了教育资源,更是对一些考生的不公平。
1、19年河南考生已被录取,但又想去复读,怎么办?
河南省教育部门在2018年就已经出台对已经被录取但是不入学报到的考生相关惩戒措施。河南省作为一个高考大省,但是又因为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又相对全国其他高考大省来说是严重偏少的,所以在河南高校招生名额是相当宝贵的,如果考生已经被录取,但是选择复读或者其他出路,不仅浪费宝贵的招生名额,而且还浪费高校的教育资源。
正因如此,河南省处理这个问题的措施是全国最严厉的,也是第一个出台如此严厉惩戒措施的省份,1,限制来年报考院校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填报的批次,仅仅允许最多填报两所院校,2,将考生这种失信行为纳入诚信档案。高校有权拒收被纳入诚信档案的考生,两者相结合的情况下,就是对有失信行为的考生最严厉的惩戒。本来就只有两个报考名额,可能最后因为被纳入诚信档案拒收,
那么既然在明知被录取的情况下,又决定复读,那么具体该怎么办呢?第一,及时联系被录取高校,一定要以委婉诚恳的态度表达自己不想去报到的想法,不想浪费宝贵的招生名额和高校的教育资源,恳求学校退档第二,可以按时报到,先体验一段时间被录取这所高校,可能到时就会打消再去复读的想法。如果实在是还想复读,那就以正当理由办理退学,再去复读,
2、我的一个朋友今年复读,河南文科考生,复读第一天发现教材改了,很多东西没学过,怎么办?
无伤大雅,但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梳理目前也没有听说河南改教材的消息,不过简单来说,改动不会太多,这个时候,跟着老师脚步复习的同时(我不知道你是哪种形式复读,但是一般都是跟在学校复读),抓紧提前梳理不会的知识点,重新整理不要觉得亏,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梳理的过程中,肯定是要重新做笔记,老的笔记也不一定没用新的笔记,会消耗一些时间,但是书写最是加深记忆自己的笔记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老师不是摆设如果教材改动,课件就在老师办公室呆着吧勤问,勤问。
3、河南考生,报完志愿想复读了,咋办?
随着录取的进展,看到身边的同学被好的大学录取,有些成绩不是很好或录取不理想的同学报过志愿后,后悔了,又想复读了,咋办?首先说,这是件好事,人的每一次转变,都是外因的刺激,外因作用于内因,才能激发自己,形成学习的动力。孩子复读,不是家长的一厢情愿,想取得好的复读效果,孩子必须有这种幡然悔悟,与过去决裂的行动和决心,
据科学统计:学龄儿童有2℅是绝顶聪明的,有3‰是天生弱智,剩余的97.7%的孩子智力沒太大区别,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学好,有的学不好?完全是后天环境及孩子的决心和态度的作用的结果。复读会给这些孩子更好的选择!有的家长和孩子会担心,志愿填过了被学校录取提档了,再复读会不会有影响?答案是会,因为毕竟这是一种不诚信行为,作为惩罚,在下一年的各类各批次的报考中,只能填报两个志愿。
我认为这对孩子影响不大,即段报九十六个志愿,对自己有用的也就只有一个,如果对自己及自己考出的成绩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两个志愿足矣!人都希望有个无悔的人生,但一时的后悔又在所难免,孩子后悔了,又有选择余地,何不让孩子放手一搏。说不定一次复读,就改变了孩子的一生,这总比有些家长苦口婆心的劝孩子复读,孩子不复读要强。
4、河南考生,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想复读,但河南高考有规定明年限制志愿填报而且记录诚信档案,怎么办?
2019年河南考生超过100万,成为全国高考竞争最激烈的省份,也是公认的高考最难的省份,早在2018年河南教育部门,为了保证河南考生的升学率,不浪费升学指标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应对严峻的升学压力,那么,具体来说,河南参加高考并被高校录取的学生,因不喜欢录取专业而没有去高校报到的失信考生,复读后将有什么影响呢?一、将未报到的考生记入个人诚信档案,第二年高考再次报志愿时限制其填报志愿学校的数量,在实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中,只允许填报的志愿学校仅有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