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郑州月工资平均每个月税前7000块,已经属于一个中高端水平了,虽然郑州也是河南省的省会大都市,但是就目前来说郑州的工资水平还是偏低的,特别是郑州做一个新二线城市来物价一直在涨,但是工资水平涨得却很慢,有的甚至都没有涨。现阶段来说郑州差距还是挺大的虽然说未来郑州的发展可期,但是不得不说无论是从河南省来说还是全国来说郑州的产业格局都没有太多的优势。
1、有人说郑州作为新一线城市,工资水平还是很低,是什么原因?
感谢邀请,这个我深有感触,我认为郑州这些年发展飞快,但工资水平、城市建设还存在一定滞后性。简单的说就是郑州的格局与现实并没有完全匹配,有人说郑州的消费比着很多大城市不算高,确实是比着一线城市不高,但在全国消费潜力也排在第13位,从消费上来讲,郑州确实算是一个大城市了。但是根据2018年刚刚发布的河南各地市平均工资,郑州是河南唯一一个平均工资进入全国前100名的,排在第77位,
由此可见消费与平均工资还存在很大差距。按照城市发展规律来看,是由资源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再向第三产业即服务、金融、科技方面发展,通俗的来讲,就是一个城市发展到用知识挣钱的时候就真的变成一个大城市了。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显然郑州在金融、科技上还存在很大短板,现在郑州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在格局上非常先进,已经可以看到未来二十年的样子,但是郑州在教育、人才、城建上并不能与郑州的这些格局相匹配,如此就造成了畸形发展,人们尤其是外来人口幸福感急剧降低。
2、郑州会成为一线城市吗?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对于郑州我一直感觉未来希望是很大的,今天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郑州未来成为一线城市(达到今天的北上广深水平)是大概率今天来看郑州的实力,2017年生产总值达到了9130.2亿,2018年生产总值达到万亿是大概率事件。随着郑州公布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可以清晰的看到了郑州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上。纲要制定了预计在2035年,郑州GDP总量达到3.0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2.0万元,人口规模达到1350万人左右,这个数据跟如今北上广深差不多,以上海为例:截止2017年上海生产总值达到30133.86亿元,人口规模达到2418.33万,人均GDP达到124606元;可以说郑州未来达到如今北上广深的程度是大概率事件。
第二、城市地位上,未来郑州会是一座集国际综合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中心、国家创新型城市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大都市,可以说到时候郑州或许会成为真正的国家级中心城市。第三、城市框架上将会更大,与郊县交通联系会更加紧密,可以说郑州在未来3-5年的主要发展方向都会在撤县设区和加大与郊县交通联系上。
城市轨道交通将会与周边县城陆续开通建设,未来郊县将成为郑州主要的副中心,现阶段来说郑州差距还是挺大的虽然说未来郑州的发展可期,但是不得不说无论是从河南省来说还是全国来说郑州的产业格局都没有太多的优势。尤其在高新技术上,郑州没有多少自己的优势,未来郑州能否实现这个目标仅仅依靠现有的企业和产业困难还是很大的,
第一、产业结构上不具备优势。2017年郑州三大产业占比来看是1.7:46.5:51.8,虽然说看似郑州第三产业占比不错,其实究竟房地产在里面占了多少,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一个地区经济要想发展第二产业工业是必不可少的,不得不说郑州的先进制造业还有高端制造业还是少的可怜,大部分还是以传统粗放式的工业为主(简单说就是代加工为主),这点不改变的话未来经济就会失去持续发展动力。
第二、教育研发投入太少,前几天看到河南媒体公布的河南财政斥7.7亿资金用来支持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的双一流建设,看似很多,但是与国内一流大学比起来(一般都一年30亿靠上)这点经费确实是少的可怜,按理说河南的GDP不差,改变不了过去的那种思想,不仅仅是郑州包括河南的经济转型就是个伪命题。第三、高端人才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