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易氏就是后来的中山国创立者,中山国衰亡之时臣服于赵国。中山国国君桓公率残部逃进太行山中休养生息,魏太子魏击被魏文侯封为中山国国君,后又改派王子魏挚前往管理中山国,西汉中山国概况西汉中山国一共被设置过四次,分别是,关于中山国的史籍记载,在如《史记》、《左传》、《竹书纪年》等重要典籍里,都有关于中山国的记载。
1、中山国如何建立的?
白狄,亦称“白翟”,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族人以游牧为生。白狄人最早活动于古雍州北部(今陕西北部),后被逐渐强大起来的秦国压制,经晋国诱惑,迁往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一带,此时,白狄主要由四大氏族组成:鲜虞氏、仇由氏、肥氏、鼓氏。到了春秋中后期,白狄四氏中的仇由氏、鼓氏、肥氏,被晋国吞并,公元前506年,曾出兵大败晋军的鲜虞氏在中人城(今河北唐县一带)建国——因城中有山(粟山),故名“中山国”。
中山国与晋国多次交锋,互有胜负,三家分晋后,魏文侯雄才大略,魏国率先崛起,中山国在魏国的扩张过程中被魏将乐羊、吴起率军攻灭。中山国国君桓公率残部逃进太行山中休养生息,魏太子魏击被魏文侯封为中山国国君,后又改派王子魏挚前往管理中山国,公元前380年,中山桓公经过韬光养晦,一举复国,并将国都迁到灵寿(今河北平山)。
中山国疆域地处赵国东北部,将赵国领土南北分割,因而成为赵国心腹大患,公元前323年,国力达到顶峰的“千乘之国”中山国与魏、赵、韩、燕一起称王。公元前296年,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的赵国军力大增,中山国这次难逃劫难,被赵军攻灭,中山国国王“尚”被赵国贬到肤施后不知所终,中山国这个存国350年之久的“第八战国”灰飞烟灭。
2、河北平山有什么名人吗?
河北平山有一些名人,这里介绍3位与读者分享,戎冠秀(1896—1989)女,河北省平山县人,1938年入党。抗战时期,戎冠秀曾任村妇救会长,村交通转运站站长,在边区军民反“扫荡”斗争中,她带领妇救会员为前线部队送水送饭,抢救伤员,组织群众坚壁清野。1943年秋,日寇7万余人对根据地实行“大扫荡”,她指挥群众转移,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像慈母一样细心护理。
1944年2月,她出席了晋察冀边区群英大会,被授予“子弟兵的母亲”的光荣称号,解放战争时期,她为支援前线,动员男子参军打仗,把小儿子送上前线。积极组织妇女做军鞋、送军粮,保质保量,1949年,她参加全国第一次政协会议,出席了“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她多次出席全国劳动模范会议和拥军优属表彰会,成为拥军爱民的一面旗帜,当选为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年8月病逝,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焦林义(1920—2005),河北省平山县人,1937年12月入党,原湖南省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边区教育会青训班党支部书记、北岳区党委组织部干事、阜平县委宣传部部长、涞水县委组织部部长、代县委书记,平西地委宣传部部长,易州地委民运部长兼涞西县委书记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平西地委宣传部部长,南下干部大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湖北襄西地委组织部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湖北宜昌地委组织部部长,广东粤东区委组织部部长,粤东区党委书记,广州市委常委兼副市长,广州市委常务书记,广东省委书记兼广州市委第一书记,湖南省委书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为十届、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四届至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5年6月20日在广州逝世,王昭(1917—1970),河北平山县天井村人。1932年7月入党,原青海省省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平山县委驻城关特派员,平山县委书记,领导农民开展抗捐抗租斗争,开展工人运动,领导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救亡活动,抗战时期,曾任平山中心县委书记,北岳区第四分区地委书记,冀晋区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同时兼八路军冀晋军区副政委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