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是ThinkingMaps(思维导图),成人的Mindmap(思维导图)。实际上,孩子学得思维导图和成人学得思维导图并不是同一个东西,当时我写思维导图的论文时,曾经在中学做过实验,一个班用思维导图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另一个班完全不用思维导图。
1、思维导图真的有用处吗?
“看过的东西总是记不住”,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当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就会很容易遗忘,这时候,思维导图就可以出场了。它是很好的整合知识的工具,阅读一本书,参加一次训练营,都可以浓缩在几张图中,看图就能回想起当时的内容,也因为这个优势,我一直喜欢用思维导图总结记录。对于内容比较多的思维导图,我经常采用的是竖屏的形式,做完之后存到手机里,碎片化时间的时候能随时翻看,
然后我会汇总成一张大图,方便定位信息,也能会带来满满的成就感。(做完一套觉得很爽)大脑天生喜欢色彩丰富、结构化强的信息,每天记忆干巴巴的文字的效率,完全比不上记忆清晰好看的思维导图,做笔记能带给我很多乐趣,心情好了学起知识来也更有动力,今天来分享一下最近制作的一套图的内容。这套时间管理思维导图主要帮助我们建立了时间管理体系,目标-计划-执行-反思,
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以下4个步骤解决:设定目标,制定具有可行性的计划,应对执行过程中的障碍,反思复盘。今天这套思维导图给出了七个解决上述步骤的工具,具体内容一起来看看图吧,01解决情绪问题的「ABCC法则」想解决时间管理的问题,需要先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带着情绪是做不好任何事的。
可以用ABCC法则,觉察状态,进而走出自我否定的泥潭,02提高时间使用效率的「时间日志法」每天不知道时间去了哪里,可以用时间日志法,通过时间记录我发现,原来我有那么多偷偷浪费掉的时间。03高效沟通减少返工的「SMART原则」职场中效率最低的就是返工,来回折腾把我们累的筋疲力尽,可以采用SMART原则提问,明确任务下达者想要的结果,聚焦关键问题,
04形成清晰计划的「衣柜整理法」只是用脑子记忆,思维很容易就变得杂乱,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行动。做计划其实就像整理衣柜,先把衣柜里所有的衣服都拿出来,然后分门别类整理好放进去,再搭配一套出门,对应的就是计划的收集整理和安排。05「对症下药」解决拖延问题拖延症的产生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价值感不足、信心不足、分心冲动、反馈延迟,找准原因,对症采取合适的工具方法,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一个番茄工作法走天下,
06「加减乘除法」应对突发事件每天的生活中难免会被各种突发事件打断,导致我们失去对事件的掌控感,带来情绪波动甚至崩溃。我们无法避免,只能减少出现的几率和造成的影响,加减乘除法帮我们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及时反应,妥善安排事件优先级。07建立时间管理的「个人效能环」目标-计划-执行-反思组成了完整的个人效能环,可以用来分类事件管理的工具与方法论,也可以发现自身薄弱环节,突破卡点,
2、思维导图学习法真的有用吗?
教育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训练如何思考。——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这句话让我想起刚来美国那会儿曾听过的一个关于孩子学习规划的讲座,演讲者是哈佛大学ProjectZero(零点计划,创办于1967年,致力于思维方式研究)项目组的一位教授,讲座刚开场他问了在座家长一个问题,“大家平时在家有没教孩子怎么思考啊?”听众面面相觑,陷入沉默。
是啊,我们教孩子识字、算数、陪孩子练琴、运动,但思考怎么教啊?后来,随着逃逃在这边上学和我对美国课堂的观察了解,发现还真的能教,而且老美已经教了20多年,这得归功于一位叫DavidHyerle的教育学博士,他在1988年整理出8种ThinkingMaps(思维导图),彻底帮大家把思考这门“课”搬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