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质灾害分布广,频繁发生四川省的地质灾害在地域分布的总体格局是西部多于东部,且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的特点。气候数据一般在当地气象部门网站可以获取降雨、日照量等信息,土质的话,这个数据你可以在地质云平台截图矢量化,获取研究区的地层岩性信息。
1、写论文需要一些地质领域的数据,应该去哪里找呢?
一个地区的历史地质灾害数据库,也就是地质灾害编目,一般有这个数据库的单位为省市地调院、当地档案馆、国土局和完成当地地调的公司。学生想要获得这些数据挺难得,你可以找老师帮你联系,当然,你也可以区档案馆接资料,然后自己进行矢量化自己完成数据库的构建。除此之外,如果你会遥感解译,你可以下载该地区的遥感图进行地质灾害解译,构建基于遥感解译的地质灾害数据库,
地形指标你可以在地理云平台下载研究区的DEM图,然后在GIS平台上获取如坡度、坡高、坡向等指标。植被覆盖度一般是用NDVI值表示,也是遥感图在GIS上处理,地理云可以下,土质的话,这个数据你可以在地质云平台截图矢量化,获取研究区的地层岩性信息。气候数据一般在当地气象部门网站可以获取降雨、日照量等信息,
2、四川为什么地质灾害很严重?
四川是全国地质灾害最重的省份之一。因处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带,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和暴雨、地震等诱发因素频发影响,使之成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区、易发区,汶川大地震更是给四川和全国带来巨大损失和伤害。四川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一)地质灾害分布广,频繁发生四川省的地质灾害在地域分布的总体格局是西部多于东部,且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的特点,
灾害发生盆周山地多于盆中,河谷多于平坝,工程活动频繁区多于工程活动稀少区。据部分统计,全省现具有一定规模,造成危害的崩塌、滑坡约10万余处,泥石流沟3000余条,危及120余座县市所在城区和800多个乡、镇,500余家工厂、矿山的安全,每年造成的损失达数亿元,2007年全省21个市(州)都有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发生,灾害类型仍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为主,因地质灾害伤亡200多人人,直接经济损失达6亿多元。
(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四川省是一个矿业大省,近年来不合理开采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恶化有明显的上升趋势,给矿山企业及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由于矿山不合理开采引起了崩塌、滑坡,地表水及地下水疏干,地表开裂、矿碴,泥石流等灾害,如1995年眉山大洪山芒硝矿在开采过程中,因其回风巷道穿过了顶板芒硝淋溶带致使地表水及地下水疏干,造成矿区附近余居民缺水;1995年宜宾维兴镇在采煤过程中,关刀岩坡顶发生地表开裂,形成塌陷带,前缘发生大规模崩塌。
(三)人类活动加剧了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随着四川省各项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资力度加大,交通能源、水利、城建等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加深,特别是地质环境的破坏所造成的灾害也更加严重,由于大量建设的挖方、填方形成人工高陡边坡,造成边坡失稳、诱发滑坡、崩塌或形成危岩并导致老滑坡的复活。
(四)季节特征明显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四川省内降雨集中分布每年的5-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大量的降雨入渗、浸润、软化岩土体,降低斜坡的稳定性,据统计几乎所有的地质灾害暴发均与暴雨及长时间降水有关,特别是泥石流的发生更与降雨关系密切,(五)地质灾害造成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地面的剥蚀、侵蚀作用,必然要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