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1916—2011),河南省新县人。郑维山(1915—2000)河南新县人,曾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张池明(1917—1997)河南新县人,曾任中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委,总后勤部参谋长等职,其中河南新县是为数不多的北方将军县,因为新县出了许世友、李德生等上将以及中将、少将。
1、河南新县的方言好懂吗?
新县方言属北方方言,江淮次方言。全县各地方言差别较大,县南部、西部的田铺、泗店、箭河、陈店、郭家河等乡受湖北省红安县、麻城方言的影响;县东部沙窝地区受商城方言的影响;县北部和西北部接近光山县、罗山县方言。就称呼类举例来说:老太太↔曾祖父里老太↔曾祖母,
2、为什么闽南语人,都是来自于河南光州固始县(河南信阳)?
实话告诉你们闽南人可以说是中原人南迁祖籍是河南光州(如今信阳东南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县新县淮滨)但是跟现在的光州地区人没任何关联,因为李自成当初对光州屠城几乎没人了后来我们的祖先绝大多都是江西九江吉安兴国一带移民到现在的信阳地区所以闽南语没人会讲…另外很多闽南人不一定相信祖谱个人认为当初中原人象征着贵族身份当地很多少数名族也极有可能说自己也来自中原(比如现在的北京人身份给人感觉高大上一点)。
3、河南新县为什么被称为“将军县”?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很多地方为新中国的成立出兵出力,涌现了很多将军县,比如湖北红安、江西兴国、湖南平江、安徽金寨等,其中河南新县是为数不多的北方将军县,因为新县出了许世友、李德生等上将以及中将、少将。其中有一位将军虽然只是少将,但是作战的时候非常勇猛,经常以少胜多完成任务,曾经以一个连阻击敌两个团,以一个营击溃敌四个团,他的名字叫叶道友,
叶道友出生在新县郭家河土门村,从小家里十分贫穷。为了改变命运他离开家乡,年仅13岁便参加了黄麻起义,后成为红军的一员,叶将军的起点并不高,一开始只是个勤务员,但是凭借着他的机智灵活和勤劳,他很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成长为红军的优秀指挥员,能攻能守。叶道友将军曾经以一个连的兵力阻击敌两个团,那是1932年,在陕西省一个叫岔河口的地方,叶将军带领两个连的士兵担任阻击敌人的任务。
敌人以两个团的兵力向岔河口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但是始终未能撼动叶将军的防线,战斗结束后,叶将军因为胜利完成了防守任务,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叶将军也能攻,1942年,叶将军率领独立团的战士在鲁南和苏北一带打游击。有一天,我军有两个营的官兵被日军和伪军四个团的兵力,团团包围在九顶山,情况万分紧急,正在这时,叶将军带领手下火速驰援。
可是敌我兵力悬殊,算上被包围的两个营,我军的兵力也不及敌军四分之一,这种情况下,叶将军智慧过人的一面又展现了出来。他认为要想成功解围,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只有智取才是上策,怎么智取呢?叶将军经过侦查后决定,亲自带领一个营的兵力深入敌军内部,直接攻击日伪军的中枢系统——指挥部。最终,叶将军成功捣毁敌军的指挥系统,被围困的两个营也趁乱成功突围,
叶将军多次以少胜多,靠的可不仅仅是勇猛,更是智慧。叶将军的女儿回忆说,父亲每次接到上级派遣的作战任务时,都会先在地图上估算一下行军的距离,根据距离的远近决定行军的速度以及兵力部署等,如果单靠蛮力,肯定是打不赢以少胜多的战役。1955年,叶将军并未授衔,但是他的功绩是有目共睹的,1961年,叶道友晋升为少将军衔,成为河南新县又一位将军,
4、为什么大部分信阳人不会说河南话?
根本就不懂历史,为什么信阳人说的是江西南昌九江话?因为明末清初的时候,信阻这片的人经过战乱都死绝啦,后来从江西、麻城这边大量的迁徙人口到信阳这边来,明末的时候信阳属于汝南郡。到了清朝末年的时候,太平天国运动又把那个浙江湖州安微宣城这一片的人杀完掉了,又把信阳光山罗山这一片的人迁徙到长兴、安吉、广德等地,你现在到安吉、广德这一片问问他们当地人,他们自己都说他们的先祖是从河南信阳这一片迁过来的,你听他们的方言,就跟河南光山、罗山方言是一模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