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共享单车进入了寒冬,排队退ofo押金的用户已经过千万,但我依然看好共享单车,在共享单车上是能够挣钱的。这些从我们身边的共享单车维护管理上就能体会到,从共享单车诞生那天起,我就对共享单车充满了信心,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很好的模式,有这是实在的需求。
1、共享单车盈利吗?
不少小伙伴都发现,去年还火爆街头的共享单车,到了今年就渐渐难寻身影了,而在城市的多个角落却出现了废车堆,本来是被捧上天的共享单车,曾为共享经济的先驱,如今也流露出衰败气息。潮水退去后,让我们来冷静分析一下,共享单车在那段时期是否实现了盈利?先来看看各家的现状,巨头之一的摩拜被美团收购,从9月4日美团更新的招股说明书上可以看到,摩拜单车单月亏损达到4亿元;另一家ofo日亏损高达2500万,其运营方东峡大通还被追讨债务,此前高调挺进海外市场,随后又撤出或暂停了多个国家的业务。
小鸣单车宣布破产,欠债超过5000万元,11万用户的押金打了水漂,优拜今年6月遭用户投诉客服失联,押金难退。小蓝由滴滴接盘,用户的押金可以兑换滴滴乘车券,青桔单车凭借滴滴这个入口,进入市场,但是受到政策影响,投放量因此受限可见共享单车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这个行业前期的研发、制造和运营成本很高,资本回报慢,注定了共享单车没办法实现独立盈利,要依靠巨头的融资才能支撑业务,
2、做共享自行车究竟能不能赚钱?
我是红枫侠客,欢迎关注。从共享单车诞生那天起,我就对共享单车充满了信心,这是一个很好的市场,很好的模式,有这是实在的需求,现在共享单车进入了寒冬,排队退ofo押金的用户已经过千万,但我依然看好共享单车,在共享单车上是能够挣钱的。现在共享单车处境完全是参与者自己导致的,里面有太多的失误,首先,各大共享单车公司重视画饼,但不重视客户体验。
我们可以去翻看一下历史新闻报道,共享单车的饼画的很大,不但迅速画了国内上百个城市,而且画到国外,饼画的很大,故事很好听,但用体验很差。我在用小黄车时,出现过很不愉快的经历(写在了我的微博里面了),我联系ofo时,发现他们一点儿服务意识都没有,那时,小黄车的发展可以说处在黄金期,但我意识到了风险,退了押金。
后来只是用免押金的,其次,各大共享单车公司重视融资,而不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网上早就有报道,共享单车公司的腐败行为(都被辟谣了),但并没有见到有效的管理跟进,这些从我们身边的共享单车维护管理上就能体会到。公司要生存发展,自己造血,自我健康成长是必须的,我们看到的是各大公司融资规模,而不是自己的造血能力。
3、好多人都在问共享电单车到底能赚钱吗?
共享电单车当然可以赚钱了,从2017年3月开始北京出现第一家共享电动车到现在已经快3年了,到现在为止共享电单车还在继续扩张,如果不赚钱哪有那么多人烧钱啊。就个人运营金融投资多年经验分析,共享电单车的盈利点有以下几点:1广告收益,共享电单车车体印刷广告,共享电单车APP投放广告,用户越多,广告收益也就越高,
单APP启动广告,如果用户够多,每天就能产生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广告收益。2融资带来的盈利,这点从共享单车就可以看出来了,否则OFO如何欠下广大消费者那么多的押金,我当然说的不是把押金当收入,而是这些押金可以成为共享电单车运营方的现金储备,即便用来做年化收益率较低的稳健投资,在押金回收期内也能赚取巨额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