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战国时期不仅是东夷,之前被称为西戎的秦国、南蛮的楚国都是被公认的战国七雄,可见数百年的征战早已打破地域和文化的限制,之前的四夷早就汉化了。后来秦始皇完成一统天下的宏伟蓝图,又实行“车同轨书同文”等措施,昔日的齐鲁大地早就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文明融为一体,许多我们熟知的历史名人在当时也属于东夷,比如在逐鹿被黄帝打败的蚩尤、射下九个太阳的后羿都是东夷部落的首领,并且“夷”字可以拆分成“大、人、弓”三个字,也是勇士弯弓射箭的形象。
2、山东在古代叫什么名字?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怎样的?
山东在先秦时期指崤山以东或函谷关以东地区,一般秦国以东都可以泛称山东,之所以出现山东的概念,我认为主要因为秦国,秦国与其他诸侯国相比更勇武彪悍,在其他诸侯眼里也更野蛮落后。但秦国在春秋时期是重要大国,在战国时期逐渐成为最强大的国家,秦国眼里函谷关既是地理节点,也是视野和格局的分界点。有点象欧洲人眼里的近东中东远东的概念,因欧洲很长一段时间主导了世界的格局,
3、现在的山东人,有古代东夷人的血统吗?如果有,多吗?
东夷人是一个地理概念词,指向并不是某一个相同血统的民族!它的意思同“东部人”这个词的意思是一样的!而夷字最初也没有歧视的意思,夷的本义是擅使弓箭的人!所以东夷人正确的释意应该是擅使弓箭的东部人!与其类似的词还有南蛮、西戎、北狄!南蛮,多蛇虫猛兽彪悍的人!西戎,持盾执戈英勇善战的人!北狄,架鹰驱犬的游猎之人!这些称谓都是中原人对四方民族的称谓,用以区分自己与其他部族的,最初根本就没有蔑视的意味!只是后来由于中原越来越强大,这些词才慢慢变了味道!而单就以血统而言,无论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主要的血统都是黄种人!所以无论是称华夏的中原人,还是东夷人,都是同根同源、同祖同宗的一群人!就算中原人完全取代东夷人占据那个地方,血统上也是没什么变化的!更何况还没有这事!历史上的中国,各民族始终是处于交融状态的,除了少数的偏远地区,可能逐渐演化出某些民族的些许血统差异性外,像山东这种距离中原这么近的地方,是不可能产生与中原人相异的血统特性的!所以中原人与东夷人血统上不会有差异,也就更不可能谈上什么现代山东人有多少东夷人血统的问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