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大刀阔斧的改革形势下,汝州城市框架和工业商业布局,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出现了七大工业园区和四大商务中心区,汝州目前急需要大的企业拉动整个经济向前发展,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盘活汝州目前的经济发展困局,由于汝州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相关的配套与民设施,公园游园,城市绿化等,便民服务设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汝州目前的财政压力,但可以看到的是,汝州的领导的确是在为汝州的百姓谋福利,不断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想方设法破解目前的困局。
1、河南汝州怎么样?
汝州是河南中西部的一座城市,位于嵩山南麓、汝河北岸,距离省会郑州125公里左右,从郑州出发沿郑少洛高速转林桐高速,一个多小时便可到达,交通非常方便。汝州市地下煤炭储量丰富,曾是有名的产煤基地;这里也以出产汝瓷(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首)而闻名;汝州也是我国著名剧种曲剧的发源地,汝州市地处中原,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自夏代以来,一直是我们华夏民族的重地,其名称和属辖关系多有变更,1988年改临汝县为汝州市,2017年6月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说起汝州市,我印象最深的当属风穴寺,我曾多次去过这里,下边稍多做点介绍,风穴寺位于市区东北九公里处,与白马寺、大相国寺、少林寺并称河南四大名寺,电影《少林寺》有部分在这里拍摄。风穴寺景区不收门票,游客凭身份证即可进入参观游览,景区里也没有其它部分景区一样的套路,风穴寺中七祖塔距今已一千二百多年,是我国现存的七座唐代高塔之一。
涟漪亭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双层六角亭,攒尖顶麒麟驮宝瓶,米形脊,火焰尖,垂脊饰龙吻及珍奇异兽,共六吻六兽,小巧玲珑,秀丽古朴,造型在全国独一无二。亭内依王羲之《兰亭序》“曲水流筋“,建有流水音,九曲十八弯,悬钟阁,建于宋,内悬9999斤重的宋宣和七年(1125年)铸造的大铁钟,为宋代保存至今的稀有珍品。
2、河南平顶山现在发展怎么样?
平顶山20年前在省里面还是很有钱的!像神马集团!姚孟电厂!大大小小多少的煤矿!宝丰酒!等等!听说在河南好车平顶山先有!但随着新能源的出现!加上煤资源的减少!现在平顶山经济在走下坡路!而且人才人员流失严重!我听说在郑州落户上学的数平顶山的最多,这些都是让我们平顶山落后的原因,但这两年平顶山重视环境!一直在绿化!在转型!希望平顶山多点思路!吸引在外地发展的游子回乡创业!多提供就业岗位,多发展新兴产业!或者提倡传统文化重视文化保护!发展旅游!等等!像马街书会!赵庄魔术之乡都可以利用起来!但我们发现这么多好资源却没有好好利用!不知道平顶山以前的钱都用到那了?如果我们平顶山要出一位像前段时间退休的太原市长那么有魄力的有眼光的领导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个样!个人见解还望见谅️。
3、河南汝州作为汝瓷的故乡,为什么就没落了呢?
汝官窑址是一大谜题,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为寻找汝官窑遗址,曾在汝州市、联郏县、鲁山、宝丰、宜阳、新安等10多个县市,发现多处窑址,均属于民窑系统。自2009年当代汝窑茶具市场销售额上亿元,一套汝窑茶具售价从300元到3万多元。尽管如此,由于工艺上要求,当代汝窑市场占有率不到13%,陈设艺术瓷不到50%。
一件好的汝窑器,应是从制作工艺上就是很注重,第一是泥料,泥必须经过多次的拍洗,然后筛选,它要经过恰当的研磨工艺,让泥的密度达到200目左右细度,出来的胎就会比较细滑,第二,它在成型的过程,有一些工艺是必要绝对执行的。比如圈足必须是铁线圈,就是干干净净的一条圈,因为这条圈也是美感的代表。刚刚说到泥料要够细,摸起来很细滑,这是泥料表现的,
第二是釉窑表现的,它釉色配合这样的铁线圈,让我们感觉它的对比还有工艺的表现上,恰到好处。当代汝窑经过半个世纪的传承和发展,由于人才的不足,技术的滞后,始终没有做出特色,没能形成产业化,尽管政府多方支持,广东、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陶瓷产区的仿汝窑茶具,明显还存在许多技艺上的不足,汝窑的这个圈是最漂亮的,这种圈足美感的概念,还有三个支钉钉烧,支钉如果能够微小的芝麻钉也很美,摸起来也不涩手是相当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