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非常喜欢洛阳的,因为长安是李唐的大本营,政治中心由长安改到洛阳,有着重要的意义。武则天也犹豫不定,于是唐高宗的棺椁在洛阳放了五个多月,都没有下葬,这时,新科进士陈子昂刚当上官,迎合武则天的意思,上了一个奏折,打破唐朝皇帝在长安埋葬的先例,建议把唐高宗改葬洛阳,这就是著名的《谏灵驾入京书》。
1、女皇武则天称洛阳为神都,她死后为什么不埋在洛阳?
武则天是非常喜欢洛阳的,因为长安是李唐的大本营,政治中心由长安改到洛阳,有着重要的意义。武则天在洛阳建造了龙门石窟中的卢舍那大佛,建造了天堂、明堂和万象神宫,据记载,当时的明堂高80多米,比现在故宫太和殿的两部还多,要知道当年唐代的建筑比后世恢宏壮阔多了,现存世界上最大的传统木建筑是日本奈良的东大寺金堂,是当时仿照唐朝的缩微山寨版,但已经比明清时代的皇宫大不少,而正版的唐代宫室,可知而知,是多么美轮美奂,富丽堂皇。
武则天把洛阳称为神都,打造成了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国际大都市,一时间,长安城冷落了不少,但是当年唐高宗病重时,留下遗言要回长安安葬。武则天也犹豫不定,于是唐高宗的棺椁在洛阳放了五个多月,都没有下葬,这时,新科进士陈子昂刚当上官,迎合武则天的意思,上了一个奏折,打破唐朝皇帝在长安埋葬的先例,建议把唐高宗改葬洛阳,这就是著名的《谏灵驾入京书》。
武则天看了,虽然对陈子昂印象分有所加成,但是考虑到当时病危的高宗曾经说过:“得还长安,死亦无恨”这样的话,还是把高宗葬在了长安,这就是至今没有被发掘过的乾陵,其实,武则天的归宿,也就在这一刻决定了。虽然她化唐为周,但政权最终还是交到了李唐的手中,到了晚年,神龙宫变之后,武则天缠绵病榻之上,已经处于软禁的状态,
她根本不可能再自己做决定了。好在继位者是她的亲儿子李显,从道德上来讲,儿子不能处治母亲,换其他的关系,政变后的君主,早就有更悲惨的下场了,但武则天已经无法发号施令,她死后,也只能以皇帝母亲的身份和唐高宗合葬,于是她也葬入了乾陵,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帝合葬墓,说实话,她就算不想葬在长安,此时也由不得她了,只能由她的儿子,从传统规矩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