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周口港十分繁忙,在明清时代可以直达江南地区,使周口这个集镇渐渐兴盛起来,但在近代缺乏管理,1977年便断航了。我现在在川汇区工作,在我的印象里,周口港对于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小,在货物运输上也非常少,一是通过改造,可以把改装后的军舰在国际上出售。
1、二战军舰在哪里能看?
现代人要想看到二战时期的军舰,恐怕只有一个去处,那就是博物馆。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距今已有七八十年的高龄军舰很有可能出现在世界各地以舰艇为主题的博物馆中,比如在我国青岛的海军博物馆里,就有可能找到二战时期的军舰。那里主要陈列的是新中国时期人民海军在成长壮大的过程中逐渐更新换代退役下来的军舰,据说,这座海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长征一号”(舷号401),
“长征一号”研制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下水时间是1970年,因此还不能算作二战军舰。在我国的海军博物馆里找不到本国建造的二战军舰,想想也是历史的必然,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没有自己的海军工业,从北洋水师到国民党海军,所有军舰一概依靠外国进口。国民党败走台湾后,它的海军连同剩下的军舰也都逃到了台湾,如此一来,大陆的海军博物馆里又怎能会有二战时期的军舰呢?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从英国采购了一批军舰,这些舰艇都是英国海军参加二战之后淘汰下来的,可以被算作名副其实的二战时期军舰,这其中就包括后来起义的“重庆”号巡洋舰,
本来“重庆”号如果保存至今的话,很有可能会成为海军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惜被国民党空军炸沉,打捞上来后又被整体拆除,舰上能搬走的设备用于充当军校教具,不能搬走的舰体用于充当水上宿舍,最终难觅踪迹。虽然在我国的海军博物馆里找不到本国建造的二战时期军舰,却可以参观到外国海军退役的二战时期军舰,这就是新中国政府1953年从苏联引进的07型驱逐舰,也就是中国海军“鞍山”号驱逐舰(舷号101)。
该舰满载排水量2500吨,长112米,宽10米,最大航速39.4节,舰上武器有:4门130毫米单管舰炮,2门76.2毫米34-K型高炮,2座三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1969年拆除鱼类发射管,安装2座双联装“上游”-1(SY-1)反舰导弹,射程90公里。鞍山舰于1954年入列,1992年退役,服役时间长达38年,航行10万多海里,是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军舰之一,
2、退役后的军舰和潜艇,都去哪里了?是继续在水里,还是上岸了?
军舰它作为一种武器,所以就会有自己的使用寿命,那么他达到最高的服役年限以后,就会被强制申请离开现役,那么他的去处如何呢,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一是通过改造,可以把改装后的军舰在国际上出售,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他国的关系向来主张和平共处,所以很多突出现役的军舰就会卖给相对友好的几个盟国,增强贫穷落后国家的军事力量,别看军舰在中国退役了,但是在贫穷弱小的国家把我国退役的军舰当宝贝一样。
例如,元原海军的湘潭舰、黄石舰、嘉兴舰等经过改装以后,就低价出售给了孟加拉国,二是直接移送地方,放在军事展览馆,用于参观见学。众所周知,我国向来重视教育,所以我们国家有很多爱国教育基地,军事展览馆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学生时代基本上都会有参观见学的机会,让我们的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明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程的艰辛,维护国家稳定的艰难,
例如,051型驱除舰银川舰退役后就直接送回了银川,在黄海之滨作为军事文化进行展览。三是作为一种目标靶,来试验新型的水雷和导弹的威力,大家都知道,一种新型的武器发明出来以后,必须经过实地的检验,才能知道新型武器的威力,所以就有部分退役的舰艇就成为了我们的试验靶,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例如,退役的62型护卫舰就作为了试验靶一直在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