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复习,一般历史文体辅以热点问题。学生只有对一定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三轮是强化训练,重点是练习、讲课、评价、回归教材。目的是提高解题能力,查漏补缺。我们提出了“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遗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
5、令中国人自豪的十大建筑(附图1。从1958年9月起,人民大会堂从84个平面、189个立面中选出了3个方案,经过7轮筛选评估,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审批,于1958年11月开工建设。总面积超过17万平方米。包括万人观众席。5000人宴会厅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由三部分组成。大大小小的大厅有100多个。笼式避雷网用一个巨大的罩子罩住了大厅。为防雷击,这一设计比国外同行的理论研究领先了18年。
quot。说起人民大会堂,我们尤其不能忘记国家建筑设计大师、人民大会堂总建筑师张博先生。2.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建立的。它成立于2003年2月28日,现在正在进行改建和扩建。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是国家历史博物馆。
6、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跨越地理阻碍,与国外友好交流的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上跨越地理屏障的人是在汉朝,当时张骞出使西域,联合其他国家抗击匈奴。也给两地人民带来了各种交流方式和物种。明朝郑和下西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他们都克服了地理上的危险和各种困难,达到了两国人民交流的目的。尤其是张骞在西方国家的那种环境下。有些人受到礼遇,有些人受到敌视。许多年后他才回到家乡。
7、中国的历史该怎么系统的学?一是上课。如果能听听好老师的国史介绍或者一些断代史的课程就更好了。也可以在课间问问身边的同学。我害怕和老师说话。但是如果你长得太丑了,保安不让你进去,还有别的办法。比如可以去超星看视频。邓晓楠老师讲隋唐五代宋,张帆讲元明清等等。听邓老师讲了一段时间,梦想着如果带着耳机认真听讲的话,认真做笔记,梳理一下她演讲的脉络,对她提到的文献做一些深入的了解,通过知网进一步从事相关的研究。
再深入一点,可以试着理解邓老师的措辞。比如她有时会说“有些学者说过”、“有些学者有这样的看法”。一方面可以探究这里的学者是谁,是哪些文章。邓小姐的态度我自己考虑。她显然认为这个观点是合理的,也是重要的,但似乎还是有些保留。有讨论的余地吗?还是我想多了?第二,通读断代史系列。
8、初中历史学霸笔记学习没有固定的方法。我们都想有好的学习成绩,但是好的学习成绩需要好的学习技能。下面我给你整理了一些初中历史学霸的笔记。看看学霸是怎么学习初中历史的。1.掌握阅读历史教材的正确方法:粗读、细读、精读。所谓“粗读”,就是浏览课本,知道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逐字逐句地阅读,掌握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知识;所谓“精读”,就是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成要点。
掌握确定关键知识的原则或方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历史转折时期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所有历史人物和事件;(2)教材文字表述中任何带有“最大”、“最早”、“第一”、“领先”、“象征”、“开头”、“序言”等字样的内容;(3)所有与当前世界政治热点和社会焦点密切相关的历史知识;(4)所有教材都配有插图,课后有思考题、讨论题和习题。
9、世界历史进程与中国历史进程之间的关系10分钟)从近代到今天,中国历史发展的几乎每一步都与世界历史的进程密切相关,也反映了中国历史本身的一些阶段性特征;中国社会的每一步进步,每一次挫折,往往都能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请回答:(1)看下面的地图:回答:根据上面两张地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南京条约》中两个相应的内容。(回答多的话按前两点打分)(2分)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
请举出一位南通著名的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1分),并概括其兴办实业的爱国行动。(1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观察以下示意图:GDP增长示意图(单位:亿元)答案:造成上述图表GDP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除了经济的快速发展,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其他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