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研究证明中医药在辅助治疗改善冠心病上也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辅助治疗。一般来冠心病高发与40岁以上成人,在治疗上,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但若如说活在当今的(祖国传统医学)中医,会治冠心病(中医叫胸痹、真心痛)的能者就有许多。
1、现代中医能治愈冠心病吗?
现代中医能治愈冠心病吗?哈哈“现代中医”是指如今的中医院,还是指活在现代的所有中医(或说中医界)呢?例如说现在的中医院是以(中西结合、与时俱进)为特色,至于他们能否治愈冠心病?还真不好说,也不知道喔!但若如说活在当今的(祖国传统医学)中医,会治冠心病(中医叫胸痹、真心痛)的能者就有许多!关于“治愈”的标准说法,是以现代医学(西医)仪器检测等为标准,还是以中医(诸证皆除,停药后不复发,一两年后随访无异常)为标准呢?我所学的是祖国传统医学(中医),本人才疏学浅,但想说说自已对治疗冠心病的一些看法:“冠心病”是西医的病名,在中医范畴应属”胸痹,真心痛”等之证候。
本病多因正气虚弱、胸阳不振等因,易形成痰浊水湿内停,气血运行淤滞,痹阻胸阳脉络,以致心脉不通而形成,在辨证论治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1.阴虚阳亢证见:有胸闷或剌痛,头晕头痛,两眼干涩,四肢发麻,手足心热,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细等。应以“育阴潜阳、化瘀通络”为治则,2.肾阴亏损证见:胸闷痛或心前区疼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腰膝痠软,脚跟疼痛,遗精盗汗,夜尿频多,手足心热,口干,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弦等。
应以“滋阴补肾、化瘀通络”为治则,3.气阴两虚证见:胸闷发憋或心前区疼痛,痛时向左肩放射,有时夜间憋醒,伴有面色苍白,倦怠无力,心悸气短,畏冷,口干咽干,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弱或结代等。应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解郁”为治则,4.心阳虚脱证见:心前区疼痛剧烈,面色青紫,出冷汗,形寒肢冷,神乏或神志不清,舌紫暗、苔薄白,脉微细等。
应以“温阳救逆、益气复脉”为治则,总结:本病多为邪实正虚,虚实相兼,故以育阴潜阳,滋阴补肾,益气养阴,温阳救逆等,多方面调治并以通为主,通不伤正,温而不燥,滋而不腻为宜;做到急者先治标,缓者治本,标本兼治,从而药效直达病灶,攻克“冠心病”!此外,冠心病除积极治疗外,必须做到起居饮食有规律,营养均衡,保持心情舒畅,合理安排作息等。
2、冠心病的中药治疗方法是什么?
人老中年,冠心病犹如一个炸弹,如何“养心”才能好过一些?人到中年,身体的器官都容易随着衰弱,尤其在一些老年人身上,都会有一定的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便是其中一种。它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引起了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是坏死而导致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
一般来说,冠心病高发与40岁以上成人,在治疗上,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在药物治疗上,主要以抗血小板治疗、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以防止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缓解心肌缺血等等,而在手术治疗上,主要是用到民间俗称的“通波仔”“搭桥”手术,即皮冠脉介入治疗和冠脉旁路移植术。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研究证明中医药在辅助治疗改善冠心病上也有一定的疗效,可作为辅助治疗,在中医领域上,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主要以湿阳散寒、降气豁痰、活血祛瘀为主。但在治疗之前,需要根据患者个人进行辨证治疗,因为在临床上,经常有人存在着虚实夹杂等疾病,不能一概而论。因此,若是单纯使用活血化瘀治疗,则会变得千篇一律,无法对症下药,令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在治疗上,应该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加以温阳散寒、补气扶正、降气豁痰、活血祛瘀才是理想的做法。具体而言,由于老年人多伴有器官的衰弱,而肝系之于血、肾系之于精,就本质而言,冠心病跟肾虚和肝脏不足有密不可切的关系,所以在治疗上往往以补气活血、益肝补肾、养心安神为主要治疗原则,如使用西洋参、石斛、冬虫夏草补气,鹿茸、五味子、鸡内金来滋补,采用多味养心珍品制成的(同溢堂)益安宁丸,实现“养心”,治疗气血虚寒、肝肾不足所致恶胸闷气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对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也有一定疗效,是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