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从古到今地名演变史秦统一六国后,称钱唐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三国、两晋时期,杭州属吴郡,归古扬州隋王朝建立后,“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唐代,把杭州郡,改余杭郡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于杭州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年代久远,完整的建筑和宫殿是没有了,但现在杭州的凤凰山还有南宋皇宫的少量遗迹。
1、为什么南宋定都杭州?
看了好几个回答,都大同小异,但是都有一个明显的错误。那就是:临安不是南宋的都城,在南宋的官方说法中,临安,即杭州,一直是南宋的行在,也就是临时都城,事实上南宋150多年始终没有正式的都城,那么赵构为什么会选择杭州作为行在呢?1、杭州地位不输南京早在隋唐时期,南方地区就出现了几个大城市,这些大城市包括扬州、益州、南京、杭州等。
因为隋唐大运河的开凿,杭州成为运河最南端,因此获得了飞速发展的机会,唐朝时期,杭州人口超过50万,成为江南地区和南京等并驾齐驱的大城市。五代十国时期,杭州是吴越国的都城,在北方打得不亦乐乎的同时,这里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南方第一大城市,而在南宋初期,经济重心彻底南移,杭州成为南方经济中心。由于经济发达,赵构自然有选择这里的理由,
2、杭州更靠南更靠海,方便逃跑赵构之所以选择杭州而不是南京作为行在,是因为他被金军打怕了。金军在灭亡北宋后,就对赵构政权进行了执着的追击,其中1129年金军南下更是追击赵构一路南逃到温州,对于赵构而言,都城的位置自然是越靠南越好,最好能够靠近海洋,这样金军以来,自己就可以从海上溜号。而杭州无疑属于赵构钟意的类型城市,
2、杭州是南宋的首都,当年的建筑去哪了?
你好,这个问题我老季来回答!南宋都城是杭州,并非现在的临安杭州在周朝以前,属“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乘舟航行经过这里,故名“余杭”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为临安府,
绍兴八年(1138年),定临安为都,增建礼制坛庙。管辖范围: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43万余人。临安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1276年南宋灭亡,前后共计一百三十八年,临安府,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并不是现在的临安市。
北宋时,苏轼等人大兴水利,为杭州博得了“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的美誉,《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是当时杭州人物的代表。杭州历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诗人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古城去哪了?跟着我追寻古城遗址!临安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南部凤凰山东麓宋城路一带,建于南宋高宗赵构于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在元代毁于大火,
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十大古城门凤山门,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南宋末,元兵进占杭城,宫殿毁于大火中,门被烧毁,在2014年凤山水门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遗产点之一,钱塘门,自宋以来,钱塘门外多佛寺、楼台,通灵隐、天竺。往灵竺进香者,多由此门出入,故有“钱塘门外香篮儿”之谣,遗址于2008年进行了考古发掘,
2011年杭州西湖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钱塘门遗址成为了世界遗产名录中杭州西湖的24个核心景点组成部分。庆春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为杭州古代东城门之一,南宋末,元兵进占杭州,城门被毁,元末,至正十九年重建,往东拓展三里,新门近太平桥,改称太平门,庆春门于2006年年底开工重建,2007年2月初全部建成,座城墙的中空部分为杭州古城墙陈列馆,内有南宋城墙考古遗址、古城门故事木雕壁画、文物展示台等展示和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