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章,安徽省庐江县人,解放军少将。11年8月,庐江县因撤销巢湖市被划属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南部,毗邻巢湖市、无为县、枞阳县、桐城市、舒城县、肥西县,毗邻水域包括巢湖和长江,我们先来看下关于庐江县的一些介绍,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
1、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怎么样?
我们先来看下关于庐江县的一些介绍:庐江县,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南部,毗邻巢湖市、无为县、枞阳县、桐城市、舒城县、肥西县,毗邻水域包括巢湖和长江,全县面积2348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下辖下辖17个镇和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庐江是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矿业大县、国家级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县,
汉代置庐江郡,隋朝置庐江县。1971年,巢湖专区改称巢湖地区,庐江属之,2011年8月,庐江县因撤销巢湖市被划属合肥市。庐江县有合九铁路(合肥─九江)、沪蓉高速公路(上海─成都)、京福高速公路(北京─福州)、合黄杭高速公路、合铜高等级公路纵贯南北,皖西至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的通道──军二公路和庐巢公路横穿东西,水路以“江淮运河”为主线,南入长江,北进巢湖,
合肥骆岗机场离庐城70公里。2016年4月,安徽61县市经济实力排行榜出炉,庐江县2015年GDP总值221.1亿元,排名第十五,截至2015年末庐江县户籍人口119.79万人,增长0.3%;男性62.04万人,女性57.75万人。当年出生登记14022人,登记出生率11.70‰,当年注销死亡7935人,注销死亡率6.62‰,自然增长率5.08‰,
2、合肥有哪些名人?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
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周瑜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杨行密(852~905),初名行愍,字化源,唐庐州(今安徽合肥)人。五代时吴国建立者,少时孤贫,长大成人后身材高大,膂力过人,据说能手举300斤,日行300里。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号少荃、仪叟,别名李中堂、章桐,晚清重臣,曾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封爵一等肃毅侯,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李鸿章在职期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最终却不得不以外交代表身份签署《越南条约》《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李鸿章在签完《辛丑条约》后吐血不已,最终病死,谥号文忠,追赠太傅。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汉族,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为台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贡献,陈瑄(1365年-1433年),字彦纯,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明代军事将领、水利专家,明清漕运制度的确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