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可以肯定的是长江新城不是武汉的未来,长江新城位于谌家矶,武湖,隔江与青山相对。作为一个湖北人,也是一个在长江新城买了房的人,来谈谈对武汉和长江新城发展的看法,“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武汉为什么需要这样一座新城,怎样规划和建设长江新城。
1、武汉长江新城是什么定位?
这关于长江新城的定位问题除了武汉市政府规划部门说得清楚并有权威性以外,其他的回答我觉得都只是各抒己见。如果你对此有规划方面的高见,尽管畅所欲言,说得在理,官方兴许还会采纳,但如果你是大量搬运官方的数据和资料,真还没啥意思。所以官方数据这里就不说了,十天前,亲自去长江新城的规划核心地区谌家叽~武湖探访,并作了航拍,在我的头条号上发表了文章,都是亲眼所见。
以前觉得这个区域离武汉老城区太远,走过之后,感觉实际上并不是“遥不可及”,地铁阳逻线开通后,贯穿整个长江新城腹地,从后湖大道站到武湖不过四十分钟左右,非常方便,从版图上来看,长江新城实际上与青山区的武钢、石化公司隔江相望,江中间是天兴洲。通过天兴洲长江大桥,青山区和长江新城迅速互通直达,长江新城的上下游两个端点,是二七长江大桥和阳逻长江大桥,交通格局已经形成。
如果说长江南岸的青山区已发展了几十年,而未开发的处女地江北地区的确没有不开发之理,我觉得,长江新城长远规划、慎重决策、稳步实施是必要的,还要兼顾好与老城区协调发展的关系。比如,长江主轴的北岸(左岸),长江新城上可以衔接汉口滨江商务区,下可以与武汉新港相连,所以定位的要点之一是通航、商务,这也符合总体规划的定位,是作为国际化都市不可或缺的,
至于其他产业,生态布局等也应根据武汉市的长远发展来制定。长江新城属于长远规划,很多细节也都在不断调整改进之中,还是拭目以待吧。下面是我实地航拍的部分图片,地铁阳逻线线路,长江新城起步谌家叽(最新报道说谌家叽的区域权属范围有变大),止于武湖。谌家叽下游方向至武湖全景,地铁阳逻线的列车。武湖沿江上游地区,
2、长江新城是武汉的未来吗?
不是,可以肯定的是长江新城不是武汉的未来,长江新城位于谌家矶,武湖,隔江与青山相对。首先,地形,地理条件决定建设成本偏大,滠水河,长江,江北铁路,三环,四环,外环,武麻,武英,把整个地块切得只零破碎,其次,行政区划决定规划协调难度大,长江新城跨江岸,黄陂和新洲三个区,江岸重点在二七,黄陂在盘龙城,新洲到想靠近,难以处理。
3、长江新城发展如何?
作为一个湖北人,也是一个在长江新城买了房的人,来谈谈对武汉和长江新城发展的看法,从新城选址公布时的兴奋到现在的云淡风轻,不期待,也不失望。个人是不太看好新城发展前景的,首先,提出新城建设的那个人已经走了,新的替代者已经到位,按照他们的惯例,每个人都会提出自己一套新的发展理念,前任留下的东西能保留几分有待商榷,毕竟做不好没有过错,做好了好像也也没多大功劳,
其次,新城选址的核心区是汉口和黄陂交界的地方,每个区肯定都想自己走得更快,能不能协调一致的发展,落实规划,也要打一个问号。最后,就是目前整个武汉的大环境,需要发展的地方太多了,能投入多少经历去发展一个新区,而且是没什么底子的新区也是一个问题,总结就是两个字,凉凉,再说说武汉,一个又爱又恨的地方,爱的是她相当于是我的第二故乡,恨的是怒其不争。
堂堂大武汉,华中之心,九省通衢,近现代中国工业和商业的先驱者,坐拥百万高材生,竟然还发展不起来,被人冠希以大县城,如果不是因为满城挖是作为一个武汉人,有一腔热血顶住压力做了一些事,虽然有争议,但确实给武汉带来了发展,简直不敢想象会落后多少,陈的到来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也做了实事,可惜时间太短,武汉如果想要发展,首先要改变落后的城市面貌,毕竟第一映像就是通过眼睛,但是目前看来这是个比较艰巨的任务,旧城改造虽然多,但大多数都是以房地产为主,还缺乏统一规划,各干各的盘子,感觉凌乱不堪,如果还是这样,改造好了,也就是楼新一点,高一点而已,没什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