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有500万客家人,且祖籍大多在中原。客家人大多是在金灭宋时南迁的汉人,那时的京城在河南开封一带,汉人有寻根祭祖的特性,所以客家人到河南寻根,史学界和客家文化研究专家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客家人从中原地区五次南迁中,很多有影响的客家人是从开封一带出发的。
1、客家人主要生活在哪里?
客家人是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一个汉族民系,是中国南方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的本地人之一。从字面上来说,“客家”就是“外来移民”的意思,他们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省份,但是对他们的来源,历史上有很多的争论,其中一种说法认为客家人是古代中原移民的后裔。有的认为是中原移民和当地少数民族不断融合后形成的民系,
还有学者认为,客家人是古代中原移民和当地少数民族共同生活从而形成的共同体。不论是哪种说话,客家人都是古代中原汉族人不断迁徙形成的,客家人南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统治的需要,曾派60万大军“南征百越”,直抵兴宁、海丰二县,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
秦亡后,南下的秦兵就留在了当地,成为第一批客家人,南征百越在这之后又有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随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南下迁入闽粤赣区。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大规模南迁是宋室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中原,攻破汴京,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进入南雄、始兴、韶州;或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朝百姓,逃亡到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居住地又山多地少,就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
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康熙皇帝“湖广填四川”圣旨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客家人来源于中原,加之山区长期居住环境的闭塞,强烈的中原文化的认同,导致和周围少数民族习俗相当不同,正如黄遵宪《已亥杂诗》里写客家人“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不过外来者到达一个新的地域生活,总不会很顺利,一来各种毒蛇猛兽,二来还有山贼土匪的侵犯,所以客家人会以家族为单位,修筑半军事化的围村和土楼,
2、在潮汕地区,客家人算是潮汕人吗?
我来自客家梅林,我爱我家乡,身为客家感到骄傲!我们客族文化从小就有祖训,以和为贵,遇人为客、热情豪爽、刻苦读书、于孝为训!因此我们客家族人每年都有考上清华与北大。所以客家人都学会坚强自立,重要事说三遍我不是潮汕人是客家人,我曾住台湾省高雄一段时间,当地人问我是哪里人?我大声告诉他们我来自潮汕地区客家人!潮汕话经过接触学习我也讲得流畅无砠,但反过来潮汕人想学我客家人语言那比登天还难!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客家人祖辈天生聪明。
3、客家人到底是现在的哪里人?
客家人,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南方古代汉族移民群体,最初可以追溯到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一直到宋朝形成相对稳定的族群——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港澳台等22个省的180多个市县,其中广东三分之一的人事客家人,在国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也有相当人口,梅州、惠州、赣州、汀州、深圳、河源、韶关等是重要的聚居城市,据统计,中国客家人约8000万,海外约1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