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每个门派在特定历史时期都有高光时刻,都有高手辈出的时代,我从太极拳为世人所知,到今时,抽出两个时期来分析,以偏概全的说一说。单练太极拳,不炼基本功,没有气功,那就是花架子,不可能实战,有了雄厚的基本功和气功,打出来的拳才能运用到实战。
1、太极拳发力点在哪里?
这个问题问的好,太极拳的发力应该指的是与对手交手中的击敌行为,因为演练拳架套路是不需要发力的,没有对手发的哪门子力?从空间上来说,太极拳交手中的发力点应该是对手的虚处,所谓避实击虚,武术中有个说法叫:“虎头,蛇尾,豆腐腰”。太极拳的发力没有固定的点或面,因为双方都在运动中,肢体的接触点随时都在变化,重心也在不断地移动,
形象点说就如太极图所示,阳鱼的鱼头(实处)不管对方如何变化,一直粘随着,对着对方也就是阴鱼的鱼尾(虚处),对方也是一样。理论上应该是这样,不然没办法体现“太极拳论”中四两拨千斤之效果,问题是怎样才能在交手中适时找到这个最佳的发力点。这个点须在双方的变化中找,它可能是上肢的某个点,也可能是胸,肩,背,臀,胯,腿上的某个点或面,随机而定,应时而发,所谓无过不及,
太极之发力从时间上讲就是后发先制,以听劲为法,(即所谓懂劲,这是必须的),顺势引化让过对方的鱼头(即先发,实处),动作必须与对手同步,不能早也不能晚。根据阴阳对立统一消长之理,前面有实(阳),后面必有虚(阴),那么这个虚处就是即时的发力点,有意思的是,对方一旦先发进攻,则无法中途改变攻势,拳打脚踢都是一样,这就是最佳的发力时机,后发的一方此时可用极少的力就可使对方失去重心,人的身体一旦失去重心平衡,就什么办法也没了,这就是太极拳技击的科学处,所以太极前辈对此早有教诲:“决不发人,才能决不被人发”。
如果交手双方都是太极,功力相等,则先发者必败,太极拳的拳架乃至推手散手的放松,听劲,懂劲,阴阳相济,粘连粘随,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舍己从人,这些“拳论”中的要求和方法,都是为了达成这一技击目的,习拳者无论何种原因,如果不严格按“拳论”中的要求和方法去修习,那么太极拳的技击效果就是海市蜃楼,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永远也找不到真正太极拳的发力点。
2、单练太极拳能实战吗?
炼拳不炼气功,到老一场空,单练太极拳,不炼基本功,没有气功,那就是花架子,不可能实战。以前炼内家功(太极拳)学徒三年,炼基本功,炼气功,通过师傅考验合格后,才教给你太极拳,有了雄厚的基本功和气功,打出来的拳才能运用到实战。小时候,亲眼看到,一位内家功高人,院子里有一个驴腿缸,停细停高的,能盛二担水那个样子,
3、太极拳究竟能不能实战,太极拳大赛是一种什么比赛,有没有对战?冠军有没有含金量?
太极拳非常能实战!但要同门或同门弟子配合,只要肯配合,太极拳威力不可想象!那家伙那是惊天地泣鬼神!比如闫芳,可以隔空打人,和牛,和马,但是打弟子更有效,她一般不跟牛和马过不去,因为牛和马不懂太极,因为动物是没有智慧的,只有自己徒弟才最懂自己,只有自己徒弟才跟自己配合。而王战军的太极也很牛!他把太极拳练成天王级别的了,他们太极也组织过比赛,打得精彩,动作大开大合,但双方都必须大开大合,像荷兰人那种立体上下组合拳是行不通的,像巴西柔术那种裸绞,也是行不通的,拳击那种灵活的步伐也是没用的,
4、太极拳的五大门派中哪个实战效果最好,为什么?
这个问题怎么回答都容易得罪人,我的表述仅仅代表个人观点,非喜勿喷,谢谢!太极拳每个门派在特定历史时期都有高光时刻,都有高手辈出的时代,我从太极拳为世人所知,到今时,抽出两个时期来分析,以偏概全的说一说!太极拳刚刚走进武林,为世人所知,也是传统时代实战最强的时候,当属杨氏开创之时的杨露禅、杨班候父子之时,为什么我推崇杨氏父子?杨氏父子之前,并无“太极拳”这个名字,他们是首用者,而且走进京城,立足武林,这个可以忽悠一时,绝难忽悠一世、二世、三世,京城人精如云,有见识者众,不乏绝艺先入者,绝非意淫智障可比,也非闯荡过武林的人士所能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