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被篡改为【襄阳】,即“躬耕于襄阳”。有武侯自述背书,卧龙名号佐证,在没有任何初始典藉或文物认证诸葛亮躬耕地确切位置的背景下,南阳卧龙岗作为诸葛亮躬耕地,较之历史上从未归属南阳或古南阳郡的襄阳隆中更有说服力;历代颂扬躬耕地的诗词歌赋,与南阳卧龙岗相关联者数倍于襄阳古隆中即是旁证。
1、襄阳和南阳地理位置相邻,哪个更适合做高铁枢纽?
襄阳和南阳自古以来都是兄弟城市,但是最近几年两个兄弟城市的人民总是互掐,其中不乏有人在其中煽风点火,但是两地人民一定要看透本质和睦相处。问哪个做高铁枢纽,说实话,如果建成两个高铁站都是本省的高铁枢纽,但要是顾全大局则高铁枢纽必须是襄阳,别不服,数据来说话,襄阳高铁站位于襄阳市东津新区,襄阳东津高铁站规模:9台20线,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站房面积9.8万平方米,南北广场面积785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0401平方米。
在湖北省仅次于武汉站,在全国地级市来说规模也是足够大的!途经襄阳的高铁也是比较多,如:郑万高铁,呼南高铁,汉十高铁,襄常高铁,蒙华铁路等,襄阳高铁四通八达,犹如郑州的米字高铁,但是肯定不如郑州,这个我们有自知之明!再来看南阳高铁站又称南阳卧龙站!南阳卧龙站站房建筑面积50680平方米,雨棚14619㎡,生产生活房屋16148㎡,铁路自营停车场10000㎡,站台规模3台7线,
经过南阳的高铁线路主要有:郑万高铁,呼南高铁等,南阳高铁的格局比较小。在河南可以说是一个枢纽,到放眼中国就差远了,通过以上比较,一眼就可以看出高低,襄阳东津高铁站明显比南阳卧龙站大了太多,站台也多了不少,四通八达。襄阳高铁枢纽的地位牢不可破,数据说明希望南阳的兄弟们口下留情,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感谢大家的阅读,我是岁月无痕否,喜欢的可以留言评论,转发关注哦!。
2、南阳卧龙岗、襄阳隆中哪个更可能是诸葛亮的躬耕地?
诸葛亮自称躬耕于南阳,这说得是南阳郡,但南阳郡的地盘很不小,而且历朝历代屡有调整。在豹眼看来,襄阳的隆中更可能是诸葛亮躬耕之地,并非是南阳卧龙岗,01三国时期的南阳郡,是诸葛亮躬耕之地,这不应该存有疑义。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率领大军进驻汉中,准备第一次北伐,临行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疏,后世称其为《出师表》,也作《前出师表》。有人考证,这是西晋时期有人伪作,不是诸葛亮亲自所作,但豹眼认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全文收录这篇奏疏,恐怕不会有假。
陈寿是原蜀汉的官吏,又是严谨的史学家,其所采用的的史料非常严谨,如果是时人伪作,陈寿恐怕不会一字不落的记载。尽管蜀汉史料不全,但这篇《出师表》,陈寿应该是见过,否则,不会如此处理,从《出师表》的内容来看,也似乎没有必要作假。因此,探究诸葛亮躬耕之地,必须从这里开始,否则,就更没法说清了,02南阳郡所辖地域及历史变迁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国大将白起攻占了宛,在南阳盆地的基础上设立南阳郡,郡治在宛。
大致范围包括今天河南南阳全境、泌阳县、湖北十堰市部分地区,以及随州市、枣阳市、襄樊市部分地区,这其中就包括今天襄州区、樊城区、老河口等一带地区。西汉时,南阳郡归属荆州部,辖三十六县,如宛城(今南阳卧龙区、宛城区)、淯阳(卧龙区英庄镇)、新野等县,东汉时,南阳郡仍归属荆州部,和南郡以汉江为界。郡治在宛,辖三十七县,为天下第一大郡,
辖县与西汉大体相同,有合并、撤销,但增加了南乡、成都、襄乡三县,就连陕西的山阳也归属了南阳郡。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设立襄阳郡和南乡郡,南阳郡的樊城、山都县、邓县划给了襄阳郡,南阳郡西部的南乡、析县等八县划归南乡郡,南阳郡郡治在宛,西汉时期是全国五大都市之一,王莽受封南阳新都(新野东南),汉更始帝刘玄在南阳登基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