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出生于北周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在北魏为官,父亲在北齐为官,出身名门望族,孔颖达他很聪明,领悟能力很好,对儒家思想很准,孔颖达(574-648),字崇元(仲达、崇廉),冀州衡水(今河北)人,唐代儒生,孔子第三十一世孙,孔颖达生于北周,政治清明,孔颖达是孔子的第一个孙子,孔颖达与孔子无关。
孔颖达是孔子的第一个孙子。他编辑的《正义五经》,排除了儒家经典中学者、文人的意见,在诸子中选其一,广泛用于阐述,从而结束了西汉以来的各种纷争。他摒弃南学北学的地域偏见,兼容百家,融会南北,保存了西汉以来儒家经典的全部成果,使前师之论不至于消亡,后世学者深受鼓舞。因为他的《五经正义》被唐朝授予为经学的标准解释,完成了中国经学史上由争议到统一的演变过程。他是总结和统一中国经典的伟大的经典学者。
孔颖达(574-648),字崇元(仲达、崇廉),冀州衡水(今河北)人,唐代儒生,孔子第三十一世孙。北齐后五年(574)生于武平,八岁上学。他师从刘超,每天背几千字,读经典,善词章句。隋大业初,被选为“明静”,授河内郡大夫,并编太学助教。隋末,天下大乱,老虎避难(今河南荥阳泗水镇西北)。到了唐代,他担任国子监的祭酒。曾在唐太宗的授意下编撰了《正义五经》,集南北众多学者之见,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家经典的集大成之作。卒于贞观二十二年(648),享年75岁。
3、融合南北文化的大家, 孔颖达和孔子有没有关系?孔颖达与孔子无关。孔颖达出生于北周的一个书香世家,祖父在北魏为官,父亲在北齐为官,两个人都很公平,因为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半个纨绔子弟的习惯。孔颖达生于北周,政治清明,魏晋以后,他开始重视教育。出身名门望族,孔颖达他很聪明,领悟能力很好,对儒家思想很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