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同时,刘备在荆州失去一个绝佳夺取荆州的机会,这可是刘备一生中最好的一次夺取荆州的机会,甚至比赤壁之战后夺取荆州四郡的机会还要好,赤壁之战后只得到四郡,如果这个机会把握住,将夺得荆州所有的七郡而不是四郡,如果成功的话,刘备很有可能统一天下。
1、刘备在取荆州问题上,为什么不听诸葛亮的意见?
《三国志》记载,刘备听说曹操到荆州,于是带领众人逃走,“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从记载中看,刘备不趁机夺取荆州的原因是“不忍心”,感念刘表对自己收留、庇护之恩,不忍心在其死后夺取荆州,从客观上来说,如果刘备采纳诸葛亮意见,夺取荆州,当时刘表新亡,刘琮投降,荆州人心惶惶,确实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夺取荆州后,能不能守的住,就另当别论了,1.刘备在荆州的反对势力很大。首先刘备到荆州以后,“表厚待之,然不能用,”,并刘备非常猜疑,特别是手下大将更视刘备为眼中钉,刘备跃马檀溪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写刘备驻扎在樊城,刘表大将蔡瑁、蒯越要借宴会之机,杀死刘备,刘备察觉后,借入厕之机,乘的卢马逃走,却陷入溪中。
的卢马一跃三丈,帮助刘备脱困,蒯越是刘表手下大将,蔡瑁是刘琮的支党,在荆州都属上层人物。2.荆州的投降派势力很大,因为刘备与曹操是死敌,所以荆州的投降派与反对刘备的势力是有重合的。但无疑投降派的势力更深,早在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时期,从事中郎韩嵩、大将蒯越就劝刘表投降曹操,等到刘表去世后,蒯越、韩嵩以及东曹掾傅巽等人更是竭力劝说刘琮投降曹操,
这些人都是荆州的实权人物。3.正是荆州有强大的反对势力和投降势力,即使刘备强占了荆州,外有曹操大兵压境,内有这些势力蠢蠢欲动,很难把他们整合成为一体,抵抗强大的曹操,特别是如果此时强占荆州,也会冷了哪些荆州亲附刘备人士的心,让他们也会成为敌人,至少公子刘琦将成为刘备敌人。势单力孤的刘备更无法与曹操抗衡,
2、荊州是孙权打下来借给刘备的吗?为什么孙权三番五次和刘备索要荆州?
荆州原有七郡:南郡、襄阳郡、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借荆州准确的说是指借南郡,南郡的治所是江陵城,就是今天湖北省的荆州市。赤壁之战严格来说有两场战争:发生在赤壁及乌林的赤壁水战和发生在江陵城的南郡攻城战,两场战争在时间上是延续的,只是地点不同,赤碰水战战败后,曹操率部逃往南郡治所江陵城,孙刘联军紧追到江陵城,孙刘联军严格说来是以周瑜主导的三方联军,东吴军3万人,以周瑜领导,刘备军1万人,以刘备领导,荆州军1万人,以刘琦领导。
因为东吴军占大多部,况且粮草、武器、补给均由东吴供应,而且东吴尚有后备军,所以联军由东吴主导,攻打江陵城时,周瑜主要率部围攻江陵城,而刘备军张飞部参于围城,关羽部在北边阻绝曹魏援军,历经一年之久,曹仁失败退回襄阳城,联军占领江陵城,随后不久,周瑜被任命为南郡太守。此时荆州被三家瓜分,曹魏占据北边的襄阳郡和江夏郡的北部,东吴占据南郡的北部、江夏郡的南部,刘备占据南郡的公安、江夏郡的一部(原刘琦驻地)及乘乱夺来的荆南四郡(长沙郡、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
刘备与孙权占据的地盘有些交错,而且还有飞地。刘备为了向西边(益州)发展,向孙权提出借南郡(江陵城),孙权同意了,双方还有一些利益交换,刘备将自己所属的江夏郡一部让给孙权作为补偿,如此一来,三家的地盘就分得轻清楚,均以荆州为界,这就是借荆州的由来。孙权本欲与刘备共同伐益州,无奈不能越过刘备地盘去益州,孙权放弃伐益州,而刘备独得益州,
刘备占领益州后,孙权眼红刘备势力如日中天,于是向刘备讨要荆州(南郡),刘备不肯,说是得到凉州再归还,刘备如此说,等于是默认借荆州,而需要归还。孙权因刘备不肯还,大怒,令鲁肃、吕蒙率军准备夺取荆州,关羽与其对峙,并且刘备带领5万人马从益州赶到荆州,与孙权对峙,期间,刘备听闻曹操领兵进犯汉中,急忙与孙权议和,并将湘水东面的长沙郡、桂阳郡划归孙权,双方以湘水为界,史称湘水划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