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焦作工学院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38年,私立焦作工学院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与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改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以至后来国家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河南理工大学也为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捐资修建了焦作工学院工程馆大门复制品,铭记历史,续写辉煌。
1、河南机电学校怎么样?
河南机电学校老校区位于郑州市农业路中段,西邻河南省博物院,南对国际企业中心、东接河南省农科院,北依中原国际数码港。随着郑东新区的建成,学校处于大郑州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环境优雅,学院占地面积782.4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教学实训设备价值1.1亿元,图书馆藏书35万册,建有高标准的数字化校园网,省内唯一的机床博物馆正在筹建之中。
学院全日制在校生7800人,教职工38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6人,90%以上的青年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双师型”教师占全院专业课教师的98%,省级厅级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河南省教育名师61人,学生待遇:学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及学院综合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特困生奖学金等奖励和资助,学院严格执行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及学生资助政策。
2、有人说以前焦作工学院很厉害,现在河南理工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哪个算是传承?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席卷全国,上海的大学生们纷纷涌上街头举行抗议示威,在中原的大地上,有这样一所高校学子深入煤矿工人、铁路工人和青年学生中讲授革命道理,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举行全体大会,以实际行动声援上海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而这所大学,就是始建于1909年,河南建立最早的一所高等学校-焦作路矿学堂(时名福中矿务大学),
(原焦作路矿学堂)一、洪钟空响、历史回声中国具有历史的大学注定了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冲刷洗礼,被时光打磨,历经风霜,本身就是一幅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1909年3月1日,英国福公司按照清政府河南交涉局与英国福公司签订的《河南交涉洋务局与福公司见煤后办事专条》提供经费创办了我国在第一所矿业大学,也是河南建立最早的一所高等学校--焦作路矿学堂,
学校历经更名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直到1921年学校增设大学本科,更名为福中矿务大学。学校开始实施学分制,制定了严格科学的学制及课程体系,严格学生管理制度,1929年7月,根据国民政府公布的一系列高等教育制度做规定,福中矿务大学更名为私立焦作工学院,成为全国唯一的独立学院。在历史的长河中,谁都是浮萍,
1937年7月7日,随着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焦作工学院面临危险,开始西迁。1938年,私立焦作工学院同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与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改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以至后来国家培养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抗战胜利后,一直到1949年,在辗转了洛阳、郑州、苏州之后,焦作工学院终于迁回焦作旧址,并更名为“国立焦作工学院”。
1950年,学校迁往天津,在焦作工学院的基础上筹建“中国矿业学院”,焦作老校区更名继续办学,就此,焦作工学院成为历史。二、继往开来、高光时刻随着焦作工学院历史的书页翻过,它的血脉却一直流淌至今,并成长为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顶梁柱,它们的发展史也成就了自己一个个的高光时刻,1952年,一直在天津办学的中国矿业学院迁往北京,并在全国高校的院系调整中,将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得采矿科系并入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实力再次得到加强。
1953年,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1958年,中共河南省委批准在焦作旧址改组焦作工学院并正式更名为焦作矿业学院,归属于煤炭工业部领导。1960年,北京矿业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6年至1971年,焦作矿业学院停止招生,而北京矿业学院被迫迁往四川省合川县三汇坝,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两校再次面临历史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