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远远不断的水汽 持久而强大的气流上升运动你以为天上下的雨都是凭空下的吗。河南这次下的雨特别大,特别是河南的省会城市郑州,并不是的,天上下的雨其实都是有来源的,就好像一个东西从无到有一样,雨也是,雨的形成是有过程的,这种条件下的雨非常恐怖,和小雨不是一个级别的。
1、“不怕淹”的青岛,排水系统庞大复杂,能抗郑州那样的大暴雨吗?
作为老青岛人非常明确以及肯定告诉你,扛不住。青岛为什么不怕淹,并不是所谓的德国下水道,而是占了2个地理优势,一是青岛是一个山城,老青岛都知道青岛号称有10个山头,市内4区基本平路都很少,都是高高低低的山坡,再大的雨水也会往低处走。但是低处的积水也很厉害,请参考2018.6.13大雨,而且由于青岛的山大部分都是岩石山,渗水性能很差。
二是青岛最有优势的地方,青岛靠海,青岛最低的地方是大海,郑州的大雨雨量号称有几十个西湖水量,再多能有大海的水多么?青岛最害怕的不是大雨,而是大风,尤其是树非常容易倒,青岛由于远古造山运动,地下是厚厚的岩层,树根无法深入,就是很浅的一层,大风的话很容易把树刮到。新中国以后,对青岛破坏最大的气象灾害应该是1985年的9号台风,和郑州破坏程度相当,最大12级风,雨量只是郑州这次的1/4-1/3左右,
2、河南下这么大的暴雨,附近的山东会不会也出现大暴雨?
河南大雨,山东会不会下大暴雨恐怕要看天气预报,但是,有一点比较肯定,山东即使下暴雨也不会出现大的洪涝灾害。因为山东半岛东边临黄海,北边临渤海,都有入海口,即使遇到大暴雨,水会流入大海,山东鲁中南多丘陵地区,地势有起伏,雨水会顺势流入黄河、淮河等水系。丘陵地区基本上都是很结实的石头山,像我们城市的泰山多是大块的花岗岩石,地质结构坚实,不会被水冲走,也不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
我所在的城市是在泰山脚下,在我的印象里遇到过旱灾,没有遇到过水灾。因为城市在泰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有雨水也会很快流向地势低的下游湖或坝,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东平湖水系,当然,山东省很重视环境的保护工作,丘陵地区的山上都是绿树环抱,泰山、沂山、蒙山、东平湖等都是很有名的旅游胜地。大量的植被覆盖也防止了泥石流灾害,
3、河南郑州为什么7月这么多雨?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吗?
郑州“七月多雨”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中原腹地,常年少雨多旱,历史上,郑州不怕多雨,就怕干旱。中央气象台讲得“七下八上”多雨,是郑州的实情,常常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是常有暴风骤雨的时候。郑州西有嵩山,南有小泰山、梅山,山地丘陵不怕水淹;北有黄河,东部多盐碱地、黄沙岗,所以,郑州北部、东部最怕水淹,年年盼“黄河安澜”东部平安,
震惊全国的2021年“7-20”水淹郑州事件,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自然现象:天气预报有大暴雨,确实下得太猛太急,使得路成河可行船,波涛汹涌,涌入地铁站内、淹没地下隧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是城市管理松懈,事前应对措施不力,出了问题反映太慢,市政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差,以致造成人亡车毁财产损失重大灾难。
4、郑州这场大雨下在哪个城市,这个城市能顶住?
哪个城市都顶不住,一个小时200毫米,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但是换算成立方米,就是150个西湖一小时内灌进了郑州,而且还是下了整整两天。不要说城市基础建设,城市基础建设的标准,是参照下雨上推标准的原理,不是抵抗千年一遇的洪水的,更何况我们河南还是时常干旱的区域。就好像让江苏基建时考虑防旱,陕西基建时考虑台风一样,这是不可能的,
再说回来排水系统,有人说为什么不引流排进黄河?黄河离郑州城区只有12公里。问出这句话的人请回去回炉学习小学地理,黄河在河南是地上悬河,高于市区地面数米怎么排?就算排进去了会不会形成更严重的洪涝灾害?花园口事件过去还不到一百年呢,暴雨停止一天,市区大部分道路的积水都已经排干,还能说排水系统很差?个别老城区确实排水管网老旧,这是每个城市都会有的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