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湖南人,湖南近现代出了一些人才是事实,主要是军政人才,但湖南老百姓实际上没多少好处,因为湖南籍的军政名人,以国家为己任的多,很少有人关照自己家乡,而且现在湖南各方面人才跟全国一些省份差别不大了。时至,只有湖南人才会走屈原的道路,现在国家对湖南支持很少,湖南人口多,经济发展一般,看总量能进全国前十,但人均GDP很低,普通老百姓生活不怎么样,真正去过湖南很多地方的人就知道。
1、为什么史上湖南人才那么多?
1864年8月,湘军攻入太平天国首都天京是一个转折点。从1864年到20世纪初的这段时间,湖南这个中国内陆省份牛人辈出!为什么?两个原因:一是湘军发了大财,从天京运回不计其数的财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投入到宗族教育中;二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湘军系在满清不遗余力地提携扶持湖南籍人士,为其提供更多展现才能的舞台,
2、有人说湖南人才多,现在的湖南人过得幸福吗?
我是湖南人,湖南近现代出了一些人才是事实,主要是军政人才,但湖南老百姓实际上没多少好处,因为湖南籍的军政名人,以国家为己任的多,很少有人关照自己家乡,而且现在湖南各方面人才跟全国一些省份差别不大了。现在国家对湖南支持很少,湖南人口多,经济发展一般,看总量能进全国前十,但人均GDP很低,普通老百姓生活不怎么样,真正去过湖南很多地方的人就知道,
笔者家乡是湘中南的一个小县,跟湖南很多地方一样,地少人多,老百姓不出外务工或做生意,养家糊口都难,典型的如邻近的邵东邵阳,虽然现在发展不错,但湖南很多类似的地方没能发展起来,以数据来证明,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而湖南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7680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人说湖南人在外是条龙,在家是条虫,如今很多湖南人都在外发展,相信每个湖南人都热爱自己家乡,个人希望今后我们湖南能继续人才辈出,为全国做贡献,但更希望有能力的湖南精英能团结起来帮助家乡发展,让家乡人民过上好日子,
3、湖南人和湖北人怎么区分?
我本人是湖南人,我来谈谈湖北人和湖南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湖南和湖北同属一个楚,同饮一江水,同在一湖旁,互相称兄弟、半个老乡,都属于楚文化的分支,但其实彼此之间各方面差别都非常大,湖北人较圆滑,精明,会做生意。湖南人性格刚强,固执比较自大,说得不好听就是有点夹生,但性耿直,就算打不过也要打,有狠劲,吃得苦,霸得蛮,
湖北人要精些,碰到强敌会转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就是这个意思。湖北和湖南人性情都比较急爆,爱吃辣好斗狠,湖南人吃的是干辣,不爱喝汤。湖北人特爱喝汤,面食多一些,湖南人相对说,更好面子,爱享受就算穷得只有10块钱也要穿得很体面。而湖北人比较爱赚钱,精打细算,湖南人不爱多说多话,说一不二,湖北人爱侃,说得多做得少。
总的来说湖南人性格比较冷,现实,狠些,湖北人较波辣,有包容性,柔和一点,也有些让人难以琢磨,湖南人刀刚火辣的性格特征十分鲜明,湖南人能说会道,语言丰富得像个杂货铺,向来有“湖南地出金,十里不同音”的说法。自宋以降,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重心南移,湖南也历经几次大的移民,他们与先秦湘楚先民们一起,历经楚文化的激荡以及中原文化等的洗练,创造出了湖湘文化,
宋代中国四大书院,湖南就独占其二(长沙岳麓书院、衡阳石鼓书院)。自此,湖湘教育逐渐居于中国前列,风气愈盛,至近代湖南人创造了“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湖南人材半国中”、“无湘不成军”等的盛况,湖南骡子精神:吃得苦,霸得蛮,舍得死,不服降。湖北人渊源于黄河长江流域之中华正统,
鼎盛于春秋战国之楚。衰弱于始皇帝的征服,湖北的湖泊数量为中国之最,所以,湖北人爱吃鱼,尤以鲳鱼为名。“十年淹九水”的湖北,以水为盛,湖北人以水为邻,与水抗争,在治水中也有了“水”的性格,水之浩浩淼淼,水之坦坦荡荡,水之浪漫灵动或静谧闲适,水之知进识退,水之汹涌澎湃,以至水之桀骜不驯,无不在湖北人身上烙下深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