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铁塔名字的由来,主要是由于塔身使用的材料是琉璃砖。屹立于开封,有天下第一塔之称的开封铁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一点比较奇特的是,开封铁塔与地面的角度并不是完全垂直的,有些向西北方向倾斜,另一方面,拥有如此高度的铁塔,也是古代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
1、开封铁塔是哪年建成的?冯玉祥将军卖铁塔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其故事情节又是怎样的?
开封铁塔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称,前身是座木塔,用来供奉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后木塔因为打雷起火损毁。于公元1049年重新开工建造新塔,修建大约30年完工,铁塔并非真的铁铸,而是外面的琉璃面砖看上去像铁,所以民间叫其铁塔。铁塔历经各种自然灾害,多次修缮增建,据称1927年冯玉祥率军配合北伐军作战进入开封市,看到铁塔破烂不堪,就以自己收养的女儿的名义让“龙凤祥”金银珠宝店莫掌柜收留了铁塔,重新修葺。
2、开封铁塔,有什么特点?
屹立于开封,有天下第一塔之称的开封铁塔,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当初在古代之所以建立得如此之高,主要是用来表示对佛教的尊崇,以及向人们展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具体分析如下:一.宋代信奉佛教文化,修建铁塔表达对佛教的虔诚与尊敬。佛教最初是从印度传入中国,在经历了适应和融合阶段后,逐渐在我国站稳脚步,受到了众多朝代的推崇,宋代也不例外,
开封铁塔的成功修建,就是宋朝时期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对于佛教文化尊崇的有力体现。在古代,为佛教建立佛塔和寺庙并不稀奇,但像开封铁塔这样,约有55米高度的佛教建筑还是非常少有的,以当时的人力和物力条件,修建此种巍峨雄伟的建筑物,其难度必然是不可小觑。但即使如此,宋朝统治者还是下令要求工匠和下属们,不惜代价的致力于修建铁塔,从这一点确实可以看出,宋代君主对于佛教文化的痴迷,并已成为一种信仰,
其次,开封铁塔主要是用来供奉佛像,表达了人们对于佛教的纪念。同时帝王也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够得到佛教的护佑,而不断发展壮大和一直辉煌下去,二.也是皇权的象征,君主期望王权会像铁塔一样屹立不倒。开封铁塔除了高度让人惊艳外,塔身上的细节也很走心,在佛塔身上,展现的是能人巧匠们精心雕刻的小型雕像,数量众多且花样繁杂,即便历经千年,也能从细节中窥见当时建造工艺的精湛和制造者们的用心。
耗费如此大的心血来修建佛塔,也从侧面表现了对于佛教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拥有如此高度的铁塔,也是古代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宋代的皇帝也是期盼皇权能如铁塔一般坚固和雄壮,期望宋朝江山能始终屹立不倒,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与时代的更迭,虽然宋代已不复存在,但这座铁塔却真正做到了千年屹立。在经历了多次地震、洪水与飓风等自然灾害的无情摧残后,仍被幸运地保存下来,才能让后世的我们一睹它的风采,
当然,这也受益于当初铁塔建造时,选择了开封最高的一处山地。三.铁塔并不是用铁建造的,且整体具有一定的倾斜度,从铁塔的名字来看,很多人都会以为它是用铁建造的,但仔细一想就觉得不现实。首先在古代,铁主要是用来锻造兵器和铠甲,增强军事力量,君主不会奢侈到浪费如此巨量的铁来建造约55米高的佛塔,其次在各种技术相对落后的宋代,铁质的建筑物恐怕也无法做到保存上千年的时间。
而开封铁塔名字的由来,主要是由于塔身使用的材料是琉璃砖,这些砖的颜色是铁锈色和紫色,远远望去,确实和铁的颜色很是相似,因而便有了铁塔之称。还有一点比较奇特的是,开封铁塔与地面的角度并不是完全垂直的,有些向西北方向倾斜,据建筑学家们的解释是,铁塔建造的设计者为了降低塔身遭受西北飓风的威胁,而采用了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基建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