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从城市的文化建设来看,武汉也打造出武汉的城市文化和品牌,大大提高了武汉的城市品味,丰富了市民的生活。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作为2009年来武汉发展,买房子,买铺子,一直关心关注武汉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随着武汉的城市发展,港区也外移,武汉新港、阳逻港区的建设,使得武汉港吞吐能力大增,稳居全球第一大河港的位置。
1、如何看待武汉的城市建设?
武汉现在是还旧账。实际上武汉远不止今天这样,实际上武汉城市建设一度落后的原因,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常年为上交财政比例过高的缘故,实际上早在八十年代,一般各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留成比例为30%到50%,但是武汉,你们猜猜多少?16%-17%,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武汉地方财政收入都被中央拿走了。注意,这个分成比例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80年代,武汉对中央财政贡献仅次于上海,但是上海总量比武汉大太多了,也就是说武汉上缴比例上是远高于上海的,
这也造成了八九十年代武汉为什么城市建设一度落后的原因----没钱。当然,全国一盘棋,八九十年代为了盘活沿海城市,内地城市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实今天武汉依然上缴不少,只不过今天不需要再如此了,武汉预留的多了一些了,2000年以后,武汉城市建设开始加速,于是地铁什么的越来越多,尤其是2号线通车后,基本上保持每年就能通一条地铁的地步,发展速度可谓神速,
武汉是中国少见的没有短板的城市,论交通,处于南北中心,交通发达,论资源,北京贵为首都,但是缺水,武汉不缺水,论人才论产业,武汉大学生数量不是第一就是第二,2所985,7所211,国家存储器就在武汉,武汉是中国的芯片重镇。、但是这不代表武汉就做的很好,比起真正一线城市,武汉还有差距,这不是武汉所想要的,历史上的武汉一直很强,民国时期是和上海争雄的大城市,武汉要的不是什么二线城市,甚至不是所谓的“新一线”城市,而是正经的成为一线城市,
2、如何看待城市差异?
武汉是一个天然形成的,一个没有规划的城市。城市没有方向感,比如城市主干道与长江岸线平行,那么长江武汉段水流方向既不是从西向东,也不是从南向北,而是由南向北偏东约30度方向,武汉人在不同场合规定的方向不一,若以长江武汉段为参照系,上游习惯为南,下游是北,汉口是西,武昌在东。但若以整个长江为参照,汉口在北,武昌在南,
所以指路的标牌在不同的地区大体同样方向的路段有标南北向,也有标东西向的。有时说汉口是北面,武昌是南面,就是因长江武汉段的方向没有明确的方向造成的,而武汉山的方向不同,水的方向更异,街道马路顺山而建,依水而弯曲,所以武汉整个城市建得横七竖八乱糟糟的,毫无规划可言。事实上武汉应属于大自然规划好了的一座城市,随着大自然变化而变化的城市,
国内绝大然多数城市规划得都很好,方方正正,方向特别好辨认,一看就知到东南西北。我是老武汉人,对武汉的东南西北到现在都还是摸糊不清的,有的城市集优越的自然条件于一身,可以有无限的规模,例如武汉己超1100万人口,你在高处看武汉是乎无限大,但你站在武汉的街道上隨处都能看穿武汉,武汉的边界就在两三公里以外,例如无论你身处武汉何处,步行半个小时你来到江边,宽阔的江水对岸就象另一个世界了,你所站的位置犹如城市的边界。
或者你不是到江边,而是来到了一座湖边,武汉的湖犹如大海一样无边无际,站在湖边心想,一不小心就走到了城市的边缘,武汉就是这么一座奇特的城市,让人浮想联翩。武汉从高处看太大,但从低处走,又感觉太小,一不小心就从市中心走出武汉的边界,如此,武汉虽容纳有1千多万人口,但感觉武汉很小,是乎再增加2千万人口,武汉也难得大起来,因为武汉的边界是确定,江湖的存在,你无法摊大饼,这就是武汉与其它城市的区别所在,
有人建议把武汉的湖填平,然后在上面造城,武汉的规模就不是今天的一千万了,因为湖泊阻碍了城市建设,建到湖边就无法建下去了。假设武汉没有湖泊,又让长江改道,看似增加几倍的城市规模,但果真如此,武汉就不是今天千万级的超大城市了,可能现在就是一个小村庄,而未来由于填湖造城使武汉迅速败落成一座摊大饼后不适于人类居住的一座鬼城。